县府文化局指出,宜兰的北管戏曲分为「西皮」及「福禄」两系统,全盛时期曾有200多个演出组织。早期北管子弟团参加地方庙会,为了互相比拚,不惜耗费重资聘请师傅制作细致的锦旗、戏服、锣鼓架等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及掌声,投入其中的执著拚劲,而有「憨子弟」之称。
 
随时代变迁及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北管盛况已大不如前,为推动北管文化的保存与延续,希望透过北管文物的深入调查,让民众了解宜兰北管的辉煌时代。

宜兰县长林姿妙与会体验北管演奏。县府提供
宜兰县长林姿妙与会体验北管演奏。县府提供

县府表示,此次成果发表邀请创立历史逾160年的「罗东福兰社」(福禄)及「罗东嘉兴团」(西皮),以彩街绕境形式,演出「十二坠子」及「西皮原板」等喜庆曲目,广邀更多新生代成员加入,为宜兰的北管发展注入新活力。
 
县府说,此次实际调查溪南地区4乡镇各北管社团运作、艺师及文物现况,计有245件文物资料录案,后续将征求各社团的保存意愿,办理相关文物列册或指定程序,为珍贵物件规划更妥适的保存及展演资源。
 
第3、4期的普查计划也已分年分期向文化部提出申请与筹备,期盼以有形文物的保存为火种,借此连结、活化各社团组织的潜在动能。

北管轩社文物普查成果。县府提供
北管轩社文物普查成果。县府提供
北管轩社文物普查成果。县府提供
北管轩社文物普查成果。县府提供

县府表示,北管「子弟窟」是宜兰重要的文化瑰宝,透过本次的普查成果,让民众了解北管戏曲的传承演变,是汇聚历代众人之力才能保留至今,从现场展出的文物如双龙护塔头旗、曲谱、牌子谱、先贤图及木雕锣杆,可发现北管物件包含了织艺、绘画及雕刻等工艺技术,是有形与无形历史资产的藏宝箱。
 
县府说,此次协助普查计划的13个社团,提供珍藏多年的北管文物予县府普查录案,让民众有机会从「文物」的角度,认识宜兰的北管历史与戏曲内涵,县府也将持续连结各社团组织的动能,努力保存、发扬宜兰的传统文化。

北管轩社文物普查成果。县府提供
北管轩社文物普查成果。县府提供
此次协助普查计划的13个社团,提供珍藏多年的北管文物予县府普查录案,让民众有机会从「文物」的角度,认识宜兰的北管历史与戏曲内涵。县府提供
此次协助普查计划的13个社团,提供珍藏多年的北管文物予县府普查录案,让民众有机会从「文物」的角度,认识宜兰的北管历史与戏曲内涵。县府提供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血癌、淋巴癌治疗新曙光 花莲慈济引进「CAR-T免疫细胞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