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学会今主办《爱的未来视》记者会,国健署副署长魏玺伦于会中说明,10几年来国人健康意识提升,但视力健康似乎还不是民众的重点关注项目,眼科相关问题却同时是最流行的疾病,疫情下,线上课程、居家上班或日常社交,3C产品使用频率都明显提高,且年纪越小近视,长大后恶化为高度近视风险更高。

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秘书长陈怡豪呼吁,民众可以透过「护眼6招」保护眼睛健康,包括「每日户外运动2-3小时以上」、「未满2岁避免看萤幕,2岁以上每日不要超过1小时」、「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看书保持35-40公分距离」、「读书光线要充足,坐姿要正确」、「均衡饮食,天天5蔬果」、「每年固定1-2次检查视力」。

然而,学生通常会有学校帮忙安排眼科健检,但成年民众却往往不知道要去哪里检查,对此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理事长陈建同进一步说明,民众其实只要前往医疗院所或眼科门诊即可,视力、眼压是必做的基本项目,而透过定期检查,就能筛选出潜在疾病,及早追踪检查,且若还没到健检时间,就出现视力异常,比如看东西模糊、需要凑很近才看得到,务必要及早就医。

陈建同说,其实华人文化下,孩子们小时候近距离用眼的活动较多,比如看书、手机,或其他3C产品等,这些活动对近视产生扮演极大的角色,若在年幼时就已经高度近视,即使成年,度数也不会「定下来」,而是会持续增加,病变、后遗症会在中老年时逐渐出现,比如白内障提早出现、青光眼风险增加、黄斑部变薄等,民众平时就要多加注意。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不漏接! ►壹苹新闻网 粉丝团壹苹娱乐 粉丝团壹苹时尚 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