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体积小,可储存能源的空间较小,所以在有限空间内得到最大能源储存量并获致最大续航力,一直是技术上亟待发展的目标,氢气密度低,如何安全有效的储存在气瓶内,同时兼顾使用便利性,是SYM与工研院在发展氢燃料电池机车第一阶段的目标,工研院使用高自由度的多轴机械手臂,配合自动化缠绕制程系统,成功生产氢气瓶内胆,并使用微米级化学电蚀处理,强化储氢瓶塑料与金属阀座异材质接合稳定度,产出可置放于机车内部规格大小,设计压力高达500 bar的储氢瓶。
SYM董事长室吴奕成经理、新事业发展部邱颖峰协理与工研院李宗铭协理、材化所邱国展所长、材化所金属与复材组陈兴华组长,以及企推组叶秀云副组长日前共同听取材化所金属与复材组叶日华经理第一阶段成果报告,并见证骑乘使用氢燃料电池的e-woo行驶于工研院内部道路,与会者皆对于氢燃料电池机车稳定、安静、充沛的动力输出印象深刻。
经过工研院测试及估计,本研究使用125克的氢气,透过市面上既有尚未配合机车优化之氢燃料电池,估计可行驶里程约100公里,单位碳排放量约为7g CO2/Km,远低于燃油机车(约50g CO2/Km),并低于市售交换式锂电池电动机车(约19.7g CO2/Km),如以符合环保但售价较高的绿氢估算,行驶每公里价格不到0.2元,兼顾环保与成本,为值得令人期待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Škoda Enyaq再创销售纪录 登欧洲非豪华电动车畅销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