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释出超前导预告,公布将于8月17日在公视播出,终于揭开剧组耗资千万打造的真实战俘营面貌,并在短短60秒内,呈现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残酷史实和战争暴行,也带出士兵、受俘者和战俘监视员想家的乡愁,以及战后国际战犯法庭为了寻找杀人真凶的激烈攻防。让大家仿佛走进二战期间的南洋岛屿,一同见证这段被遗忘的历史悲歌。

但对演员来说,要演出发生在另一时空下的真实事件并不容易,饰演台籍战俘监视员的黄冠智透露入戏秘诀,「每次上戏前的换装和上妆,穿军服和上绑腿,开始把脸画的又脏又黑,都有一种进入角色的仪式感。」

吴翰林、黄冠智和朱宥丞在《听海涌》分别饰演远赴南洋小岛的「台籍战俘监视员」三兄弟志远、阿辉、德仔,三人负责管理战俘,却不断被日本军官剥削,只能相互依靠,相信总有一天能一起回家。吴翰林回想拍摄时的辛苦:「在战俘营里尘土飞扬,有动作戏、轰炸戏等等,尤其是动作戏要扑倒或是在地上被殴打,每拍完一个镜头都是灰头土脸、满嘴砂石。」他打趣说:「天天都在吃土。」年纪尚小的朱宥丞同样要面对战地砲弹的威胁、在战壕野地中奔跑求生,甚至要遭受殴打,但他庆幸在拍摄前已经有完善的准备和练习,「剧组在动作训练、演员照顾、安全措施都做得很完善,实际拍摄时也觉得是安全的」。

施名帅和连俞涵饰演被关在战俘营中的中华民国外交官夫妇,两人在剧中各自遭受身心折磨,施名帅认为这部影集中所有角色都充满恐惧且受到迫害,他感慨:「真正唯一对立的其实是『战争和生存』。」周厚安则是饰演国际战犯法庭的检察官,远渡重洋来到婆罗洲,就是为寻找杀害同袍和其他战俘的凶手,究竟谁是壕沟里尸横片野的真凶?他谈及自己的角色心境,「可能想报仇,也可能是想查出真相,无论如何,他就是想寻找并执行正义」。

《听海涌》入选本届台北电影节,将于6月27日「回到」中山堂举行台北首映,对导演孙介珩和剧组团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部影集的创作原点正是因为孙介珩和团队在中山堂参与台北电影节的VR工作坊,「我们在中山堂里想著要拍什么样的故事,就想到学生时期在历史课本上看到,日本代表在同样地点向中华民国政府递交投降文件的画面」。

他们寻找了许多相关故事,决心拍出关于「台籍战俘监视员」这段鲜少人了解的历史,「这群人战争结束后不只回不了家,还站上了一个法庭。面对著西方人或是日本人的脸孔,讲著他们不熟悉的语言,到底如何自处呢?」他和编剧蔡雨氛相信,「族群认同」的议题至今仍能引起许多台湾人共鸣,也期待剧集在中山堂放映后的回响。想抢先看剧的观众务必在明(9)日上台北电影节售票平台抢票!

《听海涌》描绘昭和17年(1942), 日本从殖民地台湾大量征召台籍青年前往婆罗洲,替日军监看战争中捕获的盟军战俘;这些台籍战俘监视员们,卷入了一场冷血屠杀,被盟军检察官指控犯下「虐待战俘」的罪行。有些人因此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台湾,有些人回来了,却不再开口提起岛上发生的事。《听海涌》全剧共5集,由公共电视出品,高雄人和三余创投联合出品,看不见电影工作室与回甘映像制作,预计于8月17日在公视播出。

黄冠智(左起)、朱宥丞和吴翰林分别饰演远赴南洋小岛的「台籍战俘监视员」三兄弟阿辉、德仔和志远。公视提供
黄冠智(左起)、朱宥丞和吴翰林分别饰演远赴南洋小岛的「台籍战俘监视员」三兄弟阿辉、德仔和志远。公视提供
施名帅身为沦为战俘的外交人员,也只能跟著一起劳动吃苦。公视提供
施名帅身为沦为战俘的外交人员,也只能跟著一起劳动吃苦。公视提供
朱宥丞饰演年纪尚小的台籍战俘监视员,面对残酷军营生活只能服从命令。公视提供
朱宥丞饰演年纪尚小的台籍战俘监视员,面对残酷军营生活只能服从命令。公视提供
周厚安饰演国际战犯法庭检察官,一心想找出杀害同袍战俘的凶手。公视提供
周厚安饰演国际战犯法庭检察官,一心想找出杀害同袍战俘的凶手。公视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狗仔直击|蔡淑臻夜游约会胜地!175万特斯拉小白陪伴 乖乖牌破功闯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