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引爆晶片荒,加上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各国意识到半导体已成兵家必争之地,政策思维也纳入国家安全等考量,盼强化半导体在地制造的能量,台湾的护国神山台积电,成为各国争相拉拢的对象。

近两年,台积电相继宣布赴美国亚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县设厂,外界忧心台积电海外设厂成本高,恐怕牺牲毛利率;如今台积电工程师又大举赴美,进一步引发人才外流的恐慌,甚至遭指有「掏空台湾」疑虑。

不过台大国发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认为,应先厘清「人才外流」定义为何,如果是台湾企业在海外设分支据点,然后外派员工,让海外分公司运作更顺畅,「这样也是壮大台湾母公司,没什么不好」。

辛炳隆认为,台积电工程师包机赴美就属于上述情形,不宜以「人才外流」看待。

辛炳隆强调,重点不是人才外流,而是「人出去后,是否有机制让他回流」,若能够把国外经验带回来,对台湾就是好事。

以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为例,当年就是在孙运璇与李国鼎的力邀下回台,先是担任工研院院长,而后创办台积电,护国神山就此萌芽。

辛炳隆表示,过去台湾政府与海外留学的人维持紧密关系,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掌握海外人才库,延揽他们回台贡献所学,也就是俗称的「海归派」,但现在这种联系愈来愈薄弱,这也是制度可以强化的地方。

辛炳隆进一步指出,政府除了建立与海外人才的联系管道,争取事业有成、学有专精的人才回台;另外,即便这些人继续留在海外打拚,政府也可以举办座谈会,让他们分享经验,将海外人才库的价值最大化。(中央社)

壹苹 LINE 好友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