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台湾离岸风电产业最为上冲下洗的一年。从年初的3-1期得标的喜悦转为签约的延期、允能风场未解的财务危机、海龙风场融资的不确定性、日商JERA退出海鼎风场,到年中的德商RWE退出台湾市场、3-1期得标开发商行政契约决定签回或弃标、多个第二阶段风场工程进度的延迟,乃至下半年的允能债务重组完成、海龙风场的专案融资到位、3-2期的选商规则及产业关联方案来回讨论后确定公告等。
在产业界持续呼吁调整改善离岸风电政策法规的同时,蔡宗达表示,进一步深入探讨可看到开发商于亚洲或是全球策略发展及取舍、国际工程暨服务厂商投入台湾量能分配、本土供应链发展承诺与学习曲线等,这些考量的主要最终目标皆为取得合理的投资效益,背后需建立完善的资本规划及环境,支持离岸风电业之巨额资本支出。
蔡宗达说,从价值链的角度,除了担任领头羊的开发商本身面临风场专案的投资可行性及融资可行性的议题外,价值链上的其他要角也同样需要足够的资本支持,以利整体产业的持续发展。
以购电方(offtaker)而言,不论是承诺厂商RE100或著重净零减排的企业,或是再生能源售电业者,由于目前离岸风电电价预期皆高于平均公用售电及其他绿电价格,且需签定最长天期20年左右的购售电合约(CPPA),预计将增加的购电成本外,另需强化本身的财务结构及信用评级,这些都需要长期穏健的资本。
各供应商于取得专案工程或服务收入前,本身也需具备强健的资本筹措能力,以扩充供应服务量能,例如工程总包商(EPCI contractor) 或海事工程服务业,因应动辄新台币数亿元至数十亿元的单一船舶购置成本,建立具规模的船队工程能量所需的资本上看百亿台币以上。
回顾2023年的离岸风电产业发展,已见到由国发会及八大公股行库成立的国家融资保证中心所提出的CPPA信用保证机制、具集团背景的大型再生能源售电业者开始参与交易、大型本土供应商已进入证券资本市场募资、各类金融业者对离岸风电产业上中下游的熟悉度及信任度提升、外资股权投资持续汇入、利率市场升息循环已暂告一段落、企业绿电需求稳定上升等,似乎可以预见2024年将为离岸风电产业曙光重现的一年。
蔡宗达建议,在离岸风电市场目前仍面临许多挑战的情形下,急需更多从政策面、法规面、制度面的改善及支持,以创造更积极的资本环境并引导更多的资本进入离岸风电产业,并在面临与其他国际上积极发展离岸风电的国家一同竞争产业资源大时代的此时,能够储备充沛的量能及足够的底气,继续朝向完成设定的建置目标迈进。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