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洁恩近来更是动作频频,知情人士透露,花旗将裁掉更多管理层职位,2月1日起股市、风险及投资银行部门的管理层将被解雇,有关裁员和遣散费的更多细节即将公布。

花旗1月12日公布2023年Q4财报,显示亏损18亿美元,每股亏损1.16美元,主要是受到高达40亿美元(约1274.4亿台币)费用和支出拖累,包括组织重组8亿美元(约254.8亿台币),以及阿根廷披索贬值和逐渐退出俄罗斯业务的支出等,单季业绩创2009年底以来最糟。

花旗同时宣布将裁员2万人,相当10%员工数,裁员成本高达18亿美元,但花旗表示2026年完成后每年可节省25亿美元(约796.5亿台币)。

花旗曾表示将于今年3月完成重组,预计总员工从2023年初的24万人,减少到2025或2026年的18万人。截至2023年12月底,花旗仅裁掉了1000个职位。

花旗的投报率一直落后竞争对手,2023年全年净利润下降至92亿美元(约2931.12亿台币),每股收益4.04美元,远不如2022年的148亿美元(约4715.28亿台币)、每股7美元,年减幅高达38%。

 

 

根据FactSet的数据,自2020年2月以来,花旗是美国6大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高盛)中,唯一一家出现负回报的银行。花旗去年有时候还会出现收盘股价不到帐面价值50%的状况。

花旗的问题出在哪里?《华尔街日报》在2021年9月的报导曾分析,花旗在消费金融及企业金融业务上的利润,都比不过竞争对手。

分析师及投资人呼吁花旗需要重新改造,提出裁撤全球消金业务,并购美国国内银行等建议,激进投资人更提出把重心放在更大型的机构法人。

范洁恩上台后积极进行「组织瘦身」,花旗裁撤2个核心营运部门,转而聚焦交易、银行、服务、财富管理与美国消费者等5大关键业务,管理层级也从13层减至8层。

花旗2021年4月宣布退出13个国家的消费金融市场,包括台湾、澳洲、巴林、中国、印度、印尼、南韩、马来西亚、菲律宾、波兰、俄罗斯、泰国和越南,其中10国位于亚洲。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