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及全球贸易紧张升高后,布鲁塞尔当局强化其贸易工具,以因应欧洲经济安全面临的威胁。

俄乌战争对欧洲带来的冲击尤其严峻,迫使欧盟寻找替代能源来源。如今欧盟也希望避免过度仰赖在绿色科技制造和关键原物料方面居支配地位的中国。

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国际研究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表示:「欧中关系改变成为拥抱经济安全的动力,这对欧盟来说是极为新奇的事。」

今天公布的措施将是欧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力推的去风险化(de-risking),而非与中国脱钩(decoupling)焦点的一部分。

根据法新社看到的草案内容,这套方案攸关解决「欧盟经济安全风险,同时确保欧盟仍是最有吸引力的商业和投资目的地」。

这份文件提到:「地缘政治紧张和科技变化脚步意味从欧盟的层级投入更协调的行动有其必要。」

欧盟执委会今天公布的这套方案将包括5大措施,包括针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审查制定更严厉法规。

其他则包括改善在出口管制、军民两用科技研发,以及加强研究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协调行动。

根据法新社看到的另一草案内容,欧盟成员还必须建立审查机制,「欧盟仍有很大比例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缺乏审查机制的成员国,这可能会形成漏洞,因为潜在的关键外国直接投资未被发现」。

欧盟执委会也将建议检视从欧盟对第三国进行的特定敏感科技投资可能衍生的风险,以及是否有必要建立缓减措施。

欧盟执委会去年10月提出先进半导体、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4大「最敏感且急迫」科技,盼优先取得成员国共识以评估风险及因应。

专家指出,这些工具必须搭配政治意愿。

布鲁塞尔欧洲暨全球经济研究所(Bruegel)研究员普瓦捷(Niclas Poitiers)以2021至2022年间立陶宛和中国之间因台湾发生的争端为例,强调工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面临的大问题是成员国在外交领域上各行其是,要协调这些事情将会深具挑战性。」

此外,并非所有成员国都支持执委会的行动。

匈牙利外交部长西亚尔托(Peter Szijjarto)表示:「那些脱钩、去风险化,或分隔东方和西方经济体的构想,我们绝对不会支持。」他还说,审查外国投资是一种「政治程序」。(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开饮机、净水器等攸关民众权益的4项措施 经济部7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