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美中对抗格局成形,寻求战略上自给自足成为各国发展AI的动力,一些国家认为在通讯及云端服务发展落后,更是打算加大投资、在AI时代保护本国安全。辉达执行长黄仁勋表示,「主权AI」战略预计将在今年带来近100亿美元营收,辉达在最新的财报显示,营收达到260亿美元,其中有226亿美元来自资料中心业务。

报导指出,前任Google、微软政策主管、现在任职于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Pablo Chavez表示,一些国家对于生成式AI革命将造成经济如何影响感到焦虑。对于辉达来说,主权AI可能对于企业采购AI伺服器使用的GPU数量放缓,带来新的成长机会。

黄仁勋近几个月在全球各地穿梭,并推动多项与政府有关的电信与公用事业相关的基础建设导入AI的计划,包括在去年9月会面了印度总理莫迪,12月会见日本首相和新加坡总理,今年还拜访了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加拿大官员,以及本月初在台湾台北举行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4),黄仁勋就在杜拜的一场演讲提及,「你拥有自己的数据,因此你必须获取这些数据,完善这些数据,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国家AI,你不能让他人来做这件事。」

黄仁勋也在这次的COMPUTEX期间,透露有意在台湾再打造一座类似Taipei-1超级电脑中心,并且提供算力给台湾政府与企业使用。与此同时,辉达也与鸿海共同宣布,将以辉达的GB200伺服器为核心,总计共64柜、4,608颗CPU,预计2026年完工,于高雄建置先进算力中心,驱动集团三大平台(智慧制造、智慧EV、智慧城市)发展,显示数据与算力就是科技发展关键推手,以及政府可以扮演的角色。

辉达目前正在与新加坡电信合作,推动该公司的资料中心在东南亚扩张,并在东南亚创建了一个基于东南亚语言进行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

除了以美国企业为首推动的AI基础建设投资之外,中国则是像包括埃及等非洲国家出售资料中心及AI服务,但是中国的AI晶片表现远远不如美国企业,这使得美国企业才是这些国家的首选,仅管美国针对部分国家出口先进晶片进行管制。

分析师指出,对于辉达来说,微软、亚马逊、Alphabet旗下的Google等科技巨头购买力道降温,那各国政府发展主权AI,借此购买辉达的产品,将为辉达在下一代产品大量出货前填补空缺。

从辉达的资料中心业务来看,从去年第一季财报来看,当时仅43亿美元,接下来以103亿美元、145亿美元、184亿美元,到今年第一季已经来到2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暴增4倍,但从季增来看,一路从去年第二季的增长近1.4倍,之后一路从增长40%、27%,到今年第一季增长缩至近23%,分析师预估,该公司的销售增长可能会随著基期垫高有所放缓,但仍相信辉达长期的增长预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