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十字龙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生活于2.33亿年前,多数研究认为牠属于艾雷拉龙科,或与之关系密切,展现了恐龙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南十字龙的化石最早于1936年在巴西南部的圣玛利亚层被发现,这批珍贵的遗骸包括下颌、脊椎、骨盆和后肢骨骼。当时,这些化石是由哈佛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普莱斯与怀特挖掘而出,并在1970年由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寇伯特命名,将其称为「南十字龙」,意指「南十字座蜥蜴」。寇伯特选择这个名称是因为南十字星座是南半球的重要象征,这一发现也象征著南半球恐龙研究的重大突破。

作为早期恐龙,南十字龙身长约2公尺,体重约30公斤,牠具有许多原始恐龙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修长的尾巴,约占牠身体长度的很大一部分。根据目前的重建,牠的骨骼结构显示出牠具有快速奔跑的能力,这让南十字龙在当时的环境中成为一个灵活的猎食者。牠的手指和脚趾数量都为五根,这是当时恐龙的一个原始特征,显示了牠在进化过程中的位置。

南十字龙的牙齿和姿态表明牠可能是肉食性恐龙,专门以小型动物为食。然而,部分科学家认为牠可能属于原蜥脚下目,这意味著南十字龙可能处于兽脚亚目和蜥脚下目分化的过渡阶段。这让牠在恐龙进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可能是蜥臀目祖先之一,并有助于解释恐龙演化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步骤。

南十字龙的下颌化石显示牠拥有特殊的下巴关节,这使得牠的下颌能够灵活地进行前后、左右的滑动。这种能力让牠在捕食小型猎物时能更有效地将猎物引入口中,并利用牙齿将食物推向喉咙深处。这一特征在当时的恐龙中相当普遍,但在晚期恐龙这样的推进吞食的方式已经逐渐消失。尤其是草食性恐龙,已经发展出复杂的牙齿排列和咬合系统,能够有效地将食物研磨成小块,便于消化。这些恐龙在进食时使用上下颌的强大力量,就不再需要依赖灵活的下颚滑动来推动食物进入喉咙。牠们的牙齿排列和结构能够进行水平的咀嚼动作,来将植物纤维磨得更细,方便消化。

尽管南十字龙的化石记录并不完整,研究者透过这些有限的骨骼重建了其特征和行为。牠的骨骼显示出早期恐龙快速奔跑和捕食小猎物的能力,这些原始特征让南十字龙在恐龙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牠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南半球恐龙化石记录的空白,还让科学家对恐龙的早期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Google Doodle 透过这次的南十字龙主题,让这只消失了数亿年的生物再次回到人们眼前。这次的互动不仅向大家展示了恐龙世界的早期面貌,还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这段惊人的演化历程!

透过可爱的几页插画让大家透过下颌、脊椎、骨盆和后肢骨骼等部位认识南十字龙。翻摄Google
透过可爱的几页插画让大家透过下颌、脊椎、骨盆和后肢骨骼等部位认识南十字龙。翻摄Google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远传线上点灯即日起开点 毛小孩还有专属「平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