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周三公布欧洲对中国的最新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发现尽管欧中关系紧张且中国因防疫清零政策而经济不稳,欧洲企业仍加码投资。
这份荣鼎集团《被拣选的少数:欧洲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新展望》(The Chosen Few: A Fresh Look at European FDI in China)报告,分析了欧盟与英国对中投资以及20多年来的演变。
据研究资料,今年上半年欧盟对中的FDI不减反增,总金额高达55亿欧元,高于去年与前年同期的48亿欧元,也较2019上半年的54亿欧元微幅增加。换言之,在过去连续两年减少后,今年欧洲企业又再度加码投资。
研究员克拉兹(Agatha Kratz)、巴尔金(Noah Barkin)、杜德里(Lauren Dudley)发现,投资中国的企业与国家出现集中趋势;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不断加码投资他们在中国的营运,其中以德国企业为最。
过去4年,投资中国的前10大企业平均占了欧洲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额的近80%;相对之下,2008-2017年的平均数字仅为49%。2021年前5大企业为德国福斯汽车(Volkswagen)、德国化工巨擘巴斯夫(BASF)、德国BMW、法商威立雅公司(Veolia)和英国医药集团(CrystecPharma)。
欧洲对中国FDI的前五大产业为:汽车、食品加工、医药/生科、化学与消费品制造,含括直接投资总额的近70%。汽车制造如今更占欧洲对中直接投资的1/3。这个比重在德国汽车制造商BMW在中国合资企业「华晨宝马 」股权今年上半年由50%增至75%,以及许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加码投资中国打造电动汽车后,势必将再增加。
报告分析,趋势是由德国政策鼓励、汽车制造产业初期固定成本高,及与中国市场发展相符的因素所导致。
另外,投资也集中在4大欧洲国家。2021年排序为德国(46%)、英国(20%)、荷兰(13%)、法国(10%),囊括了89%的对中直接投资总金额。
然而有趣的是,于此同时,没有新的企业愿意进入中国市场,且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外,其他多数企业却选择暂停在中国的新投资项目。
报告指出,在COVID-19疫情爆发后,「近年来欧洲几乎没有新的企业选择进军中国市场」,且收购中国企业的脚步停滞,直接投资项目中几乎全都是必须从零开始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s)。
研究员分析,这凸显了「欧洲企业对如何看待中国市场风险与机会间的平衡歧见越来越大」,也指出欧洲企业也认为需要关注对中国依赖的议题。
这与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5月发布的调查报告相符。报告指出,由于北京当局严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导致在中国营运的欧洲企业信心大减。
中国欧盟商会当时表示:「如果现在的情况持续下去,他们会更加评估取代中国的替代方案… (北京防疫政策)无心地打开了其他亚洲国家吸引欧洲投资的大门。 」
面对德国企业对中依赖,德国经济部长哈柏克(Robert Habeck)13日表示,正在拟定新的对中贸易政策,以降低对中国原料、电池与半导体的依赖,承诺在与北京进行贸易往来时将「不再天真」。
哈柏克考虑推出减少或甚至取消对中国的投资与出口保证等措施,且不再推广贸易展,让与中国做生意变得较无吸引力,这也是德国首度将对中国立场的转变体现在贸易政策上。(中央社)
壹苹娱乐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entertainment 壹苹新闻网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