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纽约时报》报导,从纳粹德国在二次大战中以长程飞弹和战机轰炸伦敦以来,几乎每场重要战争都有类似攻击手法,希望恐吓对方民众,迫使对方求和。这种手法的结果往往是城市被摧毁,上万平民丧生,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历史学家现在普遍认为,这么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被轰炸国家造成巨大消耗,但主要原因在于破坏工业产出,而非造成恐怖。在各国迅速吸取教训,将军事生产从城市中心移出之后,这类轰炸就很少奏效。
事实上,这类轰炸往往会适得其反,令被攻击国家的政界和民众更坚定战斗的决心,甚至还可能刺激被攻击国家制定更高的战争目标。这是因为这类轰炸告诉被攻击国家的领导人,除非以彻底胜利消除威胁,否则永无安宁之一日,他们因而会倾向升级应对方式,而非退缩。在此同时,民众看到外敌投下炸弹毁坏自己的家园,将产生聚旗效应,甚至抵消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疲惫。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轰炸平壤,事后发现这反而强化朝鲜的决心。他们在越战中轰炸北越首都河内,结果也悔不当初,五角大厦报告直言,「回过头来看,是一次严重误判」。基地组织攻击美国纽约,希望迫使美国从中东撤军,但美国人非但没有反对国家在海外部署,反而团结起来,支持美军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
《纽时》分析,与普丁狂轰乌克兰更接近的情况,可以说是2000年代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组织之间的冲突「第二次起义」。当时以色列城市频传恐怖爆炸攻击,目的是施压以色列人结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但在冲突期间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次爆炸反而使依靠军事升级冲突的右翼政党选票增加1.35个百分点。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以色列犹太人因为这些攻击而更为团结,也更愿意支持对巴勒斯坦人采取严厉政策,更倾向于完全胜利,而非和解或妥协。
当战争仅限于前线时,普通民众对战争的体验与士兵和领导人可能截然不同。当住宅区遭到攻击时,士兵和平民之间的区别也被抹去。就像伦敦大轰炸的例子,民众群起支援战争,而非要求领导人退缩。这种全社会团结意识也可以让人们更愿意为胜利而进行长期且代价高昂的战斗,也让他们相信没有比这更可靠的安全之路。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