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萨福克大学人群科学客座教授史提尔 (G. Keith Still) 指出,人群密度可以按每平方公尺人数来计算,年纪较轻、体型更小的人所占用的空间会较少,但通常情况下,一旦达到每平方公尺5人,就会使人觉得不太舒服,若是更多人挤入,就有可能有危险。

史提尔指出,活动筹办人员可以通过即时监控人群密度和调节进入场地的人流,协助防止人群推挤踩踏事件。 举例来说,当每平方公尺有3人时,每个人周围仍有一些空间。这种密度约是酒吧或酒馆晚上的典型密度。当每平公尺达到4人,每个人都靠得更近,但还不至于侵犯彼此的私人空间,有点类似于人们在英国或美国排队时保持的距离。

若是每平方公尺有5人时,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更多。在平静情况下仍然是安全的,但如果有人开始推挤,就有可能产生问题。若是每平方公尺达到6人时,情况可能开始变得更危险。因为人际身体接触更多,也更容易跌倒,人们很容易失去控制自己移动的能力。

史提尔指出,有一个迹象也可以分辨人群是否变得过度密集,那就是「麦田效应」,也就是人们无法控制摇摆不定,有时会像潮水一般涌向前方。他表示,预防灾难的关键在于观察人群密度,如果密度开始升高,就应该减缓或阻止进入该地区的人流。否则一旦等到人群已过度密集,就很难减轻拥挤情况。他也说,如果是表演场合,若发现前方确实太过拥挤,表演者应该停下来,要求每个人都后退一步。

史提尔也提醒,若身处于人群当中,最好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变得最拥挤的区域。如果你发现没有足够的个人空间时,可以离开人群。

庆典及活动筹办人考克斯(Amy Cox) 说,自己在人群之间活动有一个简单的经验法则,「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是自问能不能轻松地将手放在臀部,而不接触到其他人?」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梨泰院人气冷清 19岁女生跟男友「改去弘大」过万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