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健委26日晚间宣布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改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防疫当局、国务院应对COVID-19疫情的「联防联控机制」据此,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调整为 「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从下月8日起降级防控措施,并制定《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实施 「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根据上海澎湃新闻网引述中国卫健委公布的政策整理,「乙类乙管」的核心内容共有7大项,分别是:

★对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
★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对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
★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
★调整疫情讯息发布频率及内容;
★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翻摄上海澎湃新闻网
翻摄上海澎湃新闻网

同时,「乙类乙管」列有12项主要措施,而最后一项就是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明文将「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相关新闻:中国下月8日起解封可出境玩 台人爱去「这些国家」成了机票热门搜寻

而中国外交部27日就据此公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6大重点其中明确指出,前往中国的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即可入境。

根据这项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的《通知》事项:

一、远端检测
到中国的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入境,无需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走中国。

二、入境检疫
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快筛)。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则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三、国际客运航班
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分阶段增加航班数量,优化航线分布。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2月27日的旅客。路透社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2月27日的旅客。路透社

四、前往中国签证
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前往中国的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

五、口岸运行
优化配套管理措施,保障各类口岸货运尽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调整陆路口岸「客停货通」政策,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恢复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含边民往来)。逐步恢复水路口岸客运出入境。对国际邮轮,先开展试点,再逐步放开。为中外籍船员在中国境内换班提供更多便利。

六、出入境旅游
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JN.1成中国「优势流行株」 春节人潮跨区域流动、疫情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