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食药署今天上午举办「异位性皮肤炎真的好难受-三大治疗来改善」记者会,药品组科长林邦德说明,异位性皮肤炎典型症状如红疹、脱皮、渗出组织液、结痂或苔藓化等;至于常见治疗方式及药物则为皮肤保湿剂、口服抗组织胺、复方止痒药膏及外用类固醇治疗等,若属于中至重度个案,则会使用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针对保湿剂,林邦德提到,可分成乳液(Lotion)、凝胶(Gels)、乳霜(Creams)、油膏(Ointments)等,其中乳液是水跟干粉混合而成,保湿性较差;凝胶则加了挥发性酒精,会造成皮肤干燥;乳霜跟油膏的基底是油,保湿性较好,缺点是有时会毛孔阻塞,造成毛囊发炎。

林邦德强调,最好选择无香精和添加剂的保湿剂产品,他指出,绵羊油、马油等含动物性脂肪成分的产品,诱发过敏的机率比植物性脂肪高,仍要视每个人不同的肤质,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至于抗组织胺等皮肤止痒剂,共分为第一代与第二代,林邦德说,前者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至于复方止痒药膏,除了抗组织胺成分外,还可能会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脑等 清凉剂,2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

至于外用类固醇的使用,林邦德表示,⻑期使用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小孩⻑期使用较易引起俗称月亮脸、水牛肩等的库欣氏症候群,及肾上腺功能障碍等副作用,提醒要避免大面积地使用,而是要依据不同部位使用正确的「FTU」。

何谓「FTU」?林邦德接著说明,其实就是药膏挤出食指第1关节长度,成人依部位不同,用量介于1至4 FTU;小朋友则依照年纪、部位各有落差,如1至3个月的用量介于1至1.5FTU、6岁以上则为2至5FTU,而且都应薄薄擦抹即可。

除了药物治疗,林邦德也提到,民众可透过减少食物与环境过敏原、宠物毛屑与环境脏污、过度清洁与过热澡浴、过度情绪起伏与压力等;同时透过穿著宽松吸汗衣物、维持身心愉悦、借由单纯保湿乳液保养、抗发炎与氧化等提升自我防护,进而改善异位性皮肤炎发生。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好市多这10项食品健康又划算 美女营养师自己常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