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试所副研究员周昱翰表示,目前研判因遇上今年11月底时天候突然转热,西部多个县市高温冲上31度,而每年11、12月正逢文蛤生长期,养殖户依例均加强下料促进成长,恐因暖冬水温高再加上投料过多,有机质过多造成环境恶化。

他上周五(9日)已到场勘查,抽样检验池底泥土氧化还原定位值介于-170至-200,进一步确认底泥环境恶化因而造成文蛤大量死亡。建议养殖业者除停止投料外,报验池水确认状况,如已恶化则应更换池水。

文蛤因突来暖冬影响水温过高,再加上养殖户投料过多,造成水质恶化死亡。魏嘉良摄
文蛤因突来暖冬影响水温过高,再加上养殖户投料过多,造成水质恶化死亡。魏嘉良摄
死亡文蛤堆积鱼塭旁已成数座小山。魏嘉良摄
死亡文蛤堆积鱼塭旁已成数座小山。魏嘉良摄

林姓养殖业者无奈指出,11月竟还大热天,他4.5公顷鱼塭文蛤捞起100%死亡,含成本400余万元在内,无法收成共损失逾900万元,他从未在冬天产季遇上如此惨烈损失,当场大叹「堪称有史以来第一次!」。

云林县长张丽善率农业处会同渔业署及水试所人员现勘,表示确认全乡损失程度已达5%以上,遇有损失20%以上者,将建请中央启动天然灾害现金救助。县内养殖文蛤达3000公顷,主要产地台西、口湖均逾1300公顷,麦寮、四湖各约500公顷,今起对此4乡镇启动会勘,进一步了解详细损失状况。

云林县长张丽善率农业处会同渔业署及水试所人员现勘,调查文蛤暴毙原因与损失状况。魏嘉良摄
云林县长张丽善率农业处会同渔业署及水试所人员现勘,调查文蛤暴毙原因与损失状况。魏嘉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