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良是高雄湖内人,案场上别称「良伯」,生于1935年,16岁拜师学习传统民居建筑与土水修造技术,从事土水作迄今逾70年。前期主要承造传统民宅和庙宇、现代住宅施作,直到1998年以参与修复台北公会堂为契机,展开长达20余年的文化资产修复经历。

苏清良曾参与过的文资修复案例超过30件,遍及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东各地,包含国定古迹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国定古迹新竹州厅、国定古迹雾峰林家、高雄市市定古迹凤仪书院、国定古迹恒春古城等等。

苏清良参与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塔顶修缮试作天花板饰条。高史博提供
苏清良参与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塔顶修缮试作天花板饰条。高史博提供

其中,作为铁道部修复工程的泥匠主要匠师,此案被苏清良视为最具挑战性也是最引以为傲的作品,忆起铁道部开幕当日与夫人苏谢英受总统蔡英文接见,苏清良曾说:「我做土水,一辈子也没想过会和总统讲话。」

苏清良于高雄凤仪书院解说修缮工项。高史博提供
苏清良于高雄凤仪书院解说修缮工项。高史博提供

土水修造技术包含汉式传统建筑及和洋式近代建筑两大系统,苏清良是目前少数兼擅两大系统建筑施作之传统匠师,专擅传统竹筒屋(竹笼屋)、土埆厝、汉式大厝、民居、寺庙、洋和建筑之地基、主壁、屋脊、屋面盖瓦灰泥装修以及灰泥线角修饰之施作及知识技术,并能正确体现及执行上述土水作保存技术之能力。

苏清良经验相当丰富,且持续进行技术传承教学,高雄市政府在2019年登录「土水修造技术」项目为文化资产保存技术,认定苏清良为保存者,2022年由文化部新增认定苏清良为重要保存技术保存者。

苏清良修饰瓦槽头。高史博提供
苏清良修饰瓦槽头。高史博提供

苏清良持续推动土水修造技术保存及传承工作,从原本仅进行修复工作的匠师,成为传授技艺于民的「土水司阜」。2021年,高龄86岁的「良伯」担任「抹壁」、「铺瓦」传习课程讲师,带领学员完成崇圣祠后方建物整修。值得一提的是,苏清良收孙子苏建铭为徒,苏建铭也已取得文化部传统匠师资格,祖孙传承,共同投入文化资产修复工程。今年师徒两人一同参与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塔顶修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