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黑鸢有群聚、夜栖等特性,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与台湾猛禽协会等学术、社团,已在全省组成一黑鸢调查志工,会于每年秋冬的9月、12月某一天,全省约百名志工同步在通报的各地黑鸢栖息地去数黑鸢。今年度秋季数量为752只、冬季为879只,今年也因此以较高的879只为代表数量。

黑鸢调查的今年冬季成果及历年数量对照表。台湾猛禽协会提供
黑鸢调查的今年冬季成果及历年数量对照表。台湾猛禽协会提供
黑鸢研究人员发现筑巢于树上的家族。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黑鸢研究人员发现筑巢于树上的家族。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林惠珊表示,为何于秋冬进行两次调查,因为目前研究人员初步认定秋季多属留鸟,冬季则可能已加入自北方南下的侯鸟。今年的数量是自1992年开始监测黑鸢族群数量迄今的新高点,且南北族群有感增加。今年度新增屏东调查点赛嘉、另台湾东北角族群恢复零星夜栖。目前数量最大的夜栖族群在贡寮地区,高达268只。透过持续进行的黑鸢卫星追踪纪录,有助于了解随著族群数量增加后,新增的夜栖地位置。

黑鸢有群聚特性。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黑鸢有群聚特性。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林惠珊表示,近年调查数量分析,北部、南部黑鸢族群都有增加趋势,其中又以近年北部增加的趋势较为快速,目前北部族群超过500只、南部族群超过300只。在北海岸或屏东特定范围的民众,可以感受到黑鸢比以前容易目击且数量增加;这也是近年推动农友勿使用农药的友善农法的成果。

台湾的黑鸢数量,最早由沈振中老师在1992年开始调查,持续廿余年。台湾猛禽研究会自2013年起接手调查工作,当时2013年的调查数量仅有272只,近年来可说数量逐年增加。

群栖枝头的黑鸢。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群栖枝头的黑鸢。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飞翔天际的黑鸢。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飞翔天际的黑鸢。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小档案之黑鸢

学名Milvus migrans

俗名:老鹰、来叶

特征:体长50公分至60公分间,全身黑褐色,尾羽中央凹陷似鱼尾。为国内第二级的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

习性:以农田、鱼塭、河流、水库等野外为栖息环境,群居,会单独或小群出现觅食,会捕捉老鼠、青蛙、鱼类,也捡拾野生动物尸体及垃圾为食。

分布:国内北从基隆,南到屏东都有发现,目前鸟调应逾8百只。

资料提供: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