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科学家会进行结构分析,对特定疾病的标靶进行研究,并筛选出具有药物潜力的分子,再借由修饰分子结构的方式,以制备出各种候选药物(Drug candidates),从中筛选出最佳结构用于后续临床前测试。然而,一些具有潜力的候选药物由于合成难度过高,无法轻易取得并应用于药物优化,这导致许多药物开发进展缓慢。如何克服这些合成难题并合成具有潜力的候选药物,已成为当今有机化学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热门新闻:壹苹10点强打|拖扔走廊、强抽睡袋!知名连锁幼儿园虐12童 家长怒列20罪状(独家画面)

许哲铭的获奖研究题目是「开发新的多取代吖丁啶合成策略,提升吖丁啶在药物设计的应用潜力」。他指出,近年来,四元氮杂环的吖丁啶因其刚性结构而具有良好的药物活性、结构稳定性和代谢稳定性,吸引了许多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药物结构的最佳化,在药物设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药物分子的合成过程中,构建吖丁啶是一项相当困难的挑战,因为四元氮杂环的合成过程复杂且路径长,使得药物结构容易裂解,难以保持稳定,因此很少有研究能够成功将吖丁啶应用于药物的优化中。

许哲铭提出了全新策略,其研究以双催化循环的方式结合极性反应(Polar reaction)和自由基反应(Radical reaction)。这一策略成功提供了一条快速且

稳定的路径,可用于合成吖丁啶的骨架结构。相较于其他方法,这种策略的试剂成本更低,更适用于学术研究和工业量产,同时为四元氮杂环合成策略开创了新的方向。

目前已有超过50种不同的官能基耐受性被证实适用于这项策略,并且已应用于天然物或药物官能基的后修饰。这表明这种策略在复杂或脆弱结构的药物化学合成中具有更大的潜力。研究人员还从文献中选择了两个候选药物并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

许哲铭的指导教授、中山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廖轩宏指出,许哲铭的研究突破了传统药物化学上困难但重要的吖丁啶结构合成方式。他相信这项技术在未来的药物化学中将对小分子药物研发做出重要贡献。这项研究成果的荣获「杰出奖」不仅肯定了许哲铭的努力和创新,也为药物设计和合成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潜力。期待著这项成果能够进一步推动药物开发领域的进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医疗选择和健康福祉。

许哲铭(右)在默克年轻人科学竞赛中获得化学领域的首奖「杰出奖」。中山大学提供
许哲铭(右)在默克年轻人科学竞赛中获得化学领域的首奖「杰出奖」。中山大学提供

拥有350年历史的德国默克集团(Merck KGaA)创建于1668年,集团主要致力于创新型制药、生命科学以及前沿功能材料技术,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与科技公司。「默克年轻人科学竞赛」涵盖「化学」及「生物」两大研究领域,「化学」领域分药物化学、绿色与能源、奈米材料三组;「生物」领域分癌症研究、神经医学、生医材料;此届报名参与共29个学校单位、224组研究团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喂药案烧到宜兰!补习班擅给学童吃「利他能」 县府:停止招生并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