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所在位置为圆山大饭店金龙厅,该栋建筑于1956年兴建完工,距今已有68年的历史,由于天花板本身为木材结构且面积将近800多坪,因此在建筑维护方面的工程难度相对较高。

饭店都有定期进行屋顶及梁柱的除虫作业与强化工程,并从民国109年7月起开始每季加强维护,最近一次为去年6月23日实作白蚁灌注喷洒工程。 

因金龙本身为喷泉造景,上方藻井天花板长年受到水气潮湿的影响,加上当时藻井施工法包覆繁复,所以较不容易深度细查白蚁蛀蚀程度,更加提高了屋顶维护工程的难度,而造成此次掉落事件。 

圆山大饭店董事长林育生。陈怡文摄
圆山大饭店董事长林育生。陈怡文摄

本次藻井天花板掉落造成金龙的头部与身体连结处断裂,所幸因金龙为黄铜结构,具金属硬度,故损坏尚非严重,饭店虽值端午连假仍第一时间邀集研究金龙的文史学者与具古迹修复经验的专家及工艺师商讨。

包括近代台日雕塑史研究专家铃木惠可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文物保存维护研究发展中心张元凤教授、潘怡伶及王琼霞资深文物 修复师、日治史研究学者王佐荣老师及台湾知名雕塑艺术家蒲浩明及蒲子超工程师,共同商讨金龙第一及第二阶段的修复计划。 

金龙修复分两阶段。陈怡文摄
金龙修复分两阶段。陈怡文摄

本次揭幕第一阶段修复,针对断裂处,综合整理上述文史学者、文物修复专家及工艺师的共同意见,由蒲浩明雕塑家及蒲子超工程师进行修复,本阶段工程已经于6/29完成。在此同时,金龙由龙尾通往龙身再到龙头口部之喷泉管道早有阻塞情形,饭店内部之前已多次讨论维修事宜,也于此次修复,一并整修完成。 

未来第二阶段则为复原工程规划,因多位文史专家先前即提出圆山金龙其身体颜色、龙身形状及角度,明显与日治时代台湾神社时期不同。而在此次会同专家学者检修过程中,大家也发现到金龙本身理应为黄铜材质的雕塑,但这次断裂处竟然完全没有黄铜衔接,而仅使用混凝土、黏著剂等材料黏合

初步推断金龙从台湾神社时代(当时设置在户外)至国民政府成立圆山大饭店时期(后来移至室内)的过程,当时很有可能为了方便搬运而人为分拆,或者是受到外力影响而分裂,以致金龙本身早已发生断裂接合情事,修复也仅使用简易工法衔接,才会造成此次天花板掉落碰撞金龙后,在材质较为脆弱的连接位置处产生断裂情形。 

圆山大饭店金龙有107年历史。陈怡文摄
圆山大饭店金龙有107年历史。陈怡文摄

有关上述,根据文史记载一并检讨外,也已经依照专家学者提议,完成金龙材质科学分析及3D扫描并做成记录,希望透过数据还原金龙迁移的过程及历经的改造情事,以利于评估后续的修复工作。

此外,圆山大饭店基于文史资源保存之责任,未来将邀请各界专家学者进一步考究,并研拟朝向「尊重金龙历史与原创性」的方案进行复原 工程,期盼恢复金龙的风貌。

台湾神社神龙图。圆山饭店提供
台湾神社神龙图。圆山饭店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北万豪首度携手法国百年高奢品牌浪凡 推「极致浪潮」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