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总9月举办「2024总统候选人教育论坛」,其后并行文请蓝绿白三阵营总统参选人回应相关诉求,三组参选人均已回复。

在是否课征资本利得税、教育商品化等议题上,全教总表示,蓝绿白三位参选人都认同教育是翻转贫穷的重要机制,但却都没看见形成贫穷与阶级差异的社会脉络,未能思考如何让经济、就业环境与生涯规划、教育系统进行连结,等同架空了教育系统,过度简化贫穷的问题,忽略了「如何利用租税负担率让教育与公共建设品质提升」的焦点。

全教总指出,蓝绿白三位参选人的思维,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只谈论补助费用,以肤浅的经费补助投入来擘画教育政策,甚至沦为「大撒币」。

全教总进一步表示,赖清德认同高收入高负担,但却没有谈论具体该如何处理,反而仅著重在目前的经费补助,认为只要补助学费本身,似乎就可以达成阶级流动的效果。

侯友宜的回应则认为投注更多的教育经费编列,可以促进阶级流动,也认同应该提高租税负担率,但仅是轻轻提起,却未能有前瞻性的内涵。教育经费运用上,也只是讨论学费补助金额,难以回应如何把税收转换为公共财富资产。此外,侯友宜似也认为,只要补助经费与增加硬体设备就可以挽救偏乡,但应该要看见偏乡的本质,才可能让偏乡地区的教育,发展出均衡与别具特色的教育文化与生态。

柯文哲具体回应税收分配,确保不同收入来源者,各有合理的负担,同时与国际接轨,要求一定规模的跨国企业,至少需缴交15%税金,凸显对于税率改革的必要性与想法,但对于如何把税赋转化为公共资本,具体方式是「优先落实网路平权,提高教育经费」,仍仅停留在经费规划的层次。

对于三位总统参选人的想法,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强调,政府必须大幅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公共化」的程度,以扭转台湾教育日益趋向有钱人获得更多来自政府的教育资源的情况,且增加某类教育支出,势必排挤其他类别教育经费,造成「挖东墙补西墙」窘境。

侯俊良强调,要真正扩大教育经费,仍须面对台湾的「租税负担率」(税收占GDP的比率)明显落后先进国家,以及台湾税赋制度偏袒资本家与富人阶级的事实。如果整体赋税收入不增加,「高等教育公共化」目标将难以达成。

全教总认为,总统参选人应正视「教育公共化不足」所造成的逆分配现象,以及因此造成贫富不均恶化,形成社会动荡因子的可能后果,而要支撑起有效的「教育公共化」,政府教育支出必须大幅增加。

全教总建议,总统参选人应釜底抽薪,提出「提高赋税负担率」的构想与期程,更应该检讨台湾受薪阶级税负过重的问题,如此不但解决「税制不公」的问题,更可大幅增加政府税收,弥补长期不足的公共服务。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考生注意!分科测验7月中登场 明天开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