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济心脏血管外科主任谌大中表示,消化道血管异常增生的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海德氏症候群」就是一种在主动脉狭窄的情况下,血管异常增生、肠胃道出血的综合症状,在75岁以上主动脉狭窄的病人中,发生率约7.5%。

谌大中进一步说明,「海德氏症候群」血管不正常增生的位置多变,上下肠胃道甚至小肠都有可能,所以有时难以诊断,且即便以药物或手术治疗出血的病灶,效果也有限,惟有治愈其主动脉瓣狭窄的问题,不明出血的情况才会好转。

手术替换主动脉瓣是最恰当的选择,考量高爷爷年纪大、慢性共病多、手术风险高,谌大中与心脏血管科医师詹仕戎联手执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高爷爷术后两天顺利出院,解决了心脏问题,肠胃道也不再出血。

经导管置换主动脉瓣膜,右图为支架膨胀完全打开后的状态。台北慈济提供
经导管置换主动脉瓣膜,右图为支架膨胀完全打开后的状态。台北慈济提供

詹仕戎表示,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过去只能选择外科治疗,许多患有共病或高龄长者常被诊断后就认为自己「没救了」,可是现在微创导管手术进步,此类病人多了一线生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借由微创伤口经导管由病人鼠蹊部的股动脉穿入,沿大动脉血管达到心脏瓣膜病灶处后,定位并置入主动脉瓣膜支架将原先严重狭窄的瓣膜撑开。

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脏衰竭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国外已发展约二十年,台湾也在近十年来针对于传统手术风险高的患者,于复合式手术室内,由心脏团队内外科医师共同操作施行。健保自民国2021年起,也开始经审核后有条件给付。

詹仕戎医师看诊。台北慈济提供
詹仕戎医师看诊。台北慈济提供

谌大中提到,这个术式整体来说时间短且无大伤口,对病患的风险相对较小,复原也较快,但必须评估股动脉有无适合的血管通路以及主动脉和其瓣膜是否有严重的钙化,病人若钙化严重就有无法撑开、撑开后阻挡到冠状动脉以及将主动脉撑破的出血危机。

虽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手术的效果相当,但并非所有病人都适用经导管治疗。谌大中表示,若病人合并有多重手术需求,医师仍建议以外科手术为主。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5岁以下是肠病毒重症、死亡高危险群 孩童有「8前兆」尽速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