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蔡肇基表示,红斑性狼疮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体内的抗体本应对抗外界细菌、病毒,但却反倒攻击自身器官,包括关节、皮肤、肾脏、血球、脑部、心脏、肺脏甚至肠系膜血管等,导致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尤其以女性居多,由于这类病患初期症状会与其他疾病十分类似,大大增加医师诊断难度。
蔡肇基指出,以张小姐为例,她发病初期出现腹部疼痛、下肢水肿、呕吐、腹泻等症状,往返多科治疗,依旧没有发现病因,直到去年底辗转来院检查,发现有血球低下、蛋白尿、血中钠、钙、镁指数严重偏低,加上抗核抗体、抗史密斯抗体、抗嗜中性白血球细胞质抗体等,也都呈现阳性反应,当下判断是红斑性狼疮,赶紧安排腹部电脑断层检查,果然查出是「肠系膜血管炎」作祟。
医疗团队为纾解腹部疼痛,安排多轮禁食、白蛋白输注以及类固醇注射治疗,腹泻状况逐渐缓解并返家休养,没想到回家多天后,再次面临腹泻和腹痛的折磨,导致再次住院,施行高剂量类固醇和为期三天的脉冲治疗,但患者依旧出现血压升高、行为改变、视觉障碍、全身抽筋(癫痫发作)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证实病因为是「可逆性后脑病变症候群(PRES)」,属于脑炎疾病。
所幸经呼吸器协助呼吸、抽出肋膜及腹部积水,以及持续营养治疗等综合治疗计划后,病情再度稳定下来,除了蛋白尿和血球数值仍然低下之外,整体康复状况良好,只是病程中患者的脚部肌肉萎缩,后续仍需接受积极的复建治疗,才能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蔡肇基提醒,红斑性狼疮的初期症状十分多变,难以立即判别,但主要仍有体重减轻、脸部蝴蝶状红斑、掉发、光敏感、口腔溃疡、顽固性腹泻、关节痛、血液检查异常等前兆,因此民众若有类似症状,务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续均可透过奎宁、类固醇、免疫调节药物以及生物制剂等药物减轻或减缓症状,避免器官损坏,延迟生命及维持更佳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