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网友在《Dcrad》闲聊板上盘点几个地震冷知识,首先是「月球也会月震」,不过月震和地震其实很不一样,其持续时间可能达5至6个小时、且会发生在月球内部深处;再来是「地震有上限」,以及「LINE『已读』源自于日本311大地震」,这项功能最先是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开发应用,目的是为了方便灾害发生时,亦或是无法立刻回复讯息之状况下,民众能彼此确认安全。
接著,原PO指出第四为「芮氏规模和地震强度不一样」,其中芮氏规模是一种表示地震规模大小之标度,为地震仪所记录之震波最大振幅,单位并非以级数计算,至于地震强度则是依灾害程度区分、以级为单位,不过这点则被网友吐槽:「这不是冷知识吧!除非地科课都没在听」、「规模强度还要冷知识喔?义务教育都在干嘛?」
第五是「地震会慢动作」,其实地震并非突然猛烈、而是慢慢发生的,且甚至可持续几个月,这些则被称之为慢滑地震或无声地震,它们在构造板块以非常缓慢的速度相互滑动时不会产生任何明显震动,因此很难被人类感知,不过慢滑地震好处是可释放部分板块能量,从而减少大型地震风险;最后则为「地震能把水变成金子」,地震发生会导致岩石之间压力增加、水被挤出后迅速蒸发,因此水中矿物质就会沉积在岩石裂缝中形成微小金粒。
文章曝光后,底下留言掀起讨论:「原来已读功能是这样来的」、「原来已读的初衷那么温暖,以后应该可以不那么讨厌已读了」、「这样花莲有金子吗」、「月震会持续5~6小时也太酷」、「还有地震警报其实是当震央在台湾的某一角先发生时,统一发送的警报传给台湾各地,所以假如台北发生地震,有可能过几秒屏东才会开始摇,但屏东也可以先收到地震警报的通知」、「第五点的部分应该是不行的,目前尚无任何有力证据表明慢地震跟长微震能减少大型地震的风险,要是真的能减少不会在这边给你冷知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