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贮留管」是一种大型的地下储水设施,主要功能是在豪雨来临时暂时储存多余的雨水,减少排水系统瞬间超载,降低淹水风险;当降雨减弱、排水量恢复正常后,贮存的水再逐步排放出去,而这类设施通常建在排水瓶颈区域,透过「先存后排」的方式,提高都市防洪能力,类似一个地下水库,帮助城市应对极端气候带来的强降雨挑战。
「台北市寸土寸金,这是不得不为的措施,虽然贮留管费用较高,但效果很好。」台北市水利处长张凯尧表示,近年来受极端气候影响,过去的防洪设施已无法承受高频率强降雨,除了加大抽水站的抽水量,北市参考日本经验后,才决定兴建地下贮留管,且这次的贮水管径跟捷运一样,就是希望管线让厂商方便,同时增加招标的意愿。
水利处下工科指出,该项工程目前规划将敦北公园作为贮留管的起点,沿敦化北路推进至台北小巨蛋,而贮留管内径为5.6公尺,总长度约1250公尺,预计贮留量约3万2000立方公尺,相当于16座标准游泳池的量体,将提升小巨蛋周边及敦化北路沿线的降雨容受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工程设计有6个瀑布型的引水竖井,而「瀑布型」设计除了可以降低水流冲击以外,还可设立小型的水力发电机,利用位差发电、蓄电,待抽水时使用。
张凯尧指出,全台首创的敦化北路贮留管兴建工程,仅为台北市提高降雨容受力的第一步,未来规划在圆山大楼(赤峰街、成渊高中等附近)以及士林集水区陆续兴建防洪设施,逐步提升首都的防洪能力。



每年狂卖百万条!生乳卷品牌最新款曝光 自动贩卖机「这地方」最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