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人稻作之前,台湾原住民族即以芋头为主食,随著种植环境、土壤、气候、水源等等的不同,发展出丰富而又多样的芋头品系。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理事董景生博士说,台湾人过去习惯以芋头、番薯来暗喻外省人和本省人,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番薯反而是外来种,芋头却是南岛语系最重要的代表性传统农粮,甚至和小米相较,小米都还算是外来种。虽然番薯被使用的记载非常早,但就扩散距离而言,番薯原生于南美洲,扩散至今已经成为全球的粮食作物。虽然台湾原住民食用芋头比番薯来的更早,最早记载始于清朝,但芋头仅是生长在南岛语系且是主食,身处南岛语系的台湾甚至还有一些原生种的亲芋,因此就扩散的距离而言,芋头与台湾人的距离又更近了些。
董景生也探讨所谓的「西拉雅芋」,在稻米广植之前一直是台南等地西拉雅族人主食,俗称「赤芽芋」,因叶子边缘有一圈红色得名,多为旱芋,是体型较小的子芋;而部落小山芋和兰屿芋则需对应来自各个区域、部落和名称,因为随著各个部落使用目的不同、种植的环境如土壤、水源等差异,也会产生不同样貌和风味的品系。饮食文化研究者徐仲也说,和台湾岛内盛行的槟榔心芋不同,不论是西拉雅芋、部落小山芋或兰屿芋均属于传统品种,因为种植时水旱地或岛内外环境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的品系,造成不同的口感,多数的传统品种都被当作主食,重视的是质感,香气反而比一般芋头淡,因此在烘焙中要如何去凸显传统品种的质感,凸显传统品质的价值,在在考验师傅的功力。
走踏全省山林间的自然观察作家刘克襄也提出他的观察:「面包做为一个创作平台的原物料,跟在地的食材结合,原本就是一个迷人的故事,也是令人惊喜的食物创作,但我在此还要强调,它还延伸出,透过好吃的面包,做为达成物种保护的引线。这场新款面包记者会,除了精彩的各种芋头面包创作,假如有一个背后的深层意义,想当然耳,也是在这样的层次,提供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想像。再举最后一例,今天的面包之前我吃过好几种。其中一种,芋粿跷面包既像芋粿又像面包,覆复了我的面包的认知,也如同我先前所说的,展现了一个实体的,台式面包的未来蓝图。」
为创造岛屿芋多样性的风味光谱,主厨团队走访岛屿各个角落,体验部落族人自行演绎出来的餐饮,成为创作岛屿芋面包系列的丰沛灵感。吴宝春麦方店行政总主厨谢忠祐表示,台湾人非常喜欢芋头,但对于传统品种却是陌生的,对我也是如此,尤其是要熟悉它们的质感,并且区隔芋种对应部落先民的饮食文化,翻转为烘焙工艺,需要更多时间考究。
谢忠祐发现,西拉雅芋、兰屿芋、部落小山芋与台湾人最熟悉的槟榔心芋风味差异极大,此次采用的西拉雅芋(族语Tay)来自高雄内门西拉雅族木栅部落,小山芋(族语Vasa)则来自屏东排湾族新来义部落,两者品种虽然有差异,但同属于旱芋,口感相似,带些绵软黏性;但来自兰屿达悟族栽种的兰屿芋(族语Mowzowzit)因为是水芋,口感反而湿软松绵;是故,来自三个区域三个品种三个族群的岛屿芋与槟榔心芋各有特色,主厨团队按其特性,以不同烘焙手法呈现其特色。
吴宝春主厨团队以上述部落的传统食用方式为研发概念,尝试将西拉雅芋、兰屿芋、部落小山芋,透过原芋蒸煮、磨泥、切丝、咸甜调味等手法,分别烘焙出:西拉雅族特色美食「 」(音同mai)风味的「芋头 披萨」、东南亚椰浆风味的「兰屿椰香芋泥包」,以及拟真外型的「小山芋面包」,以旧创新,开拓岛屿芋的多元食用性,唤回逐渐消失的部落食芋文化,更期待借此次岛屿芋策展复振传统芋种的多样性。
除了研发带有文化意涵的传统芋种面包,主厨团队也以本土广泛种植的槟榔心芋为题,延伸一般人对芋头松软香甜的印象,将吴宝春麦方店原有的台湾三小福面包系列新增一款鲁邦种30%的「福尔摩沙芋泥包」,作为「台湾第四小福」;同时将传统以米、芋制作的小吃芋粿巧,翻转为以小麦、芋制作的「筊芋福包」;以及因应烘焙潮流,将流行的千层蛋塔融入芋头,奶油餐包面团融入芋头起司块,分别创作出「芋泥千层蛋塔」和「芋见乳酪」,咸甜交错的创作为槟榔心芋开拓全新的味觉光谱。
此外,寻访岛屿芋同时,研发团队也发现早期西拉雅族主食在西拉雅芋之外,也有食用高粱的记载,庆幸的是,在高雄内门区西拉雅族木栅部落仍有种植族语名为Tarau的「红种散穗高粱」,研发团队便以葡萄菌种作为酵种,做出风味独特的「红种散穗高粱面包」。由于西拉雅芋几近失传,兰屿芋、部落小山芋及红种散穗高粱的栽种数量也极有限,部分产品将以预约方式贩售(将在官网和会员群组公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