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郑嘉德出身新市大社,1995年从警察专科学校毕业,先在保五总队、新北市新店分局服务,再调回故乡台南,先后在永康分局、警五分局服务,在他看来,失踪人口不只是冰冷的姓名与数字(失踪日期),背后代表著不同的故事,这段期间,他努力倾听对方想法、居间协调,完全不怕「公亲变事主」,让离家者愿意回家、想轻生的打消念头,不但连续获得警政署「寻人高手」奖项,也当选全国好人好事「八德奖」,是南市员警第一人。
35岁的小忻(化名)小时候爸妈因故离异,而且父亲坚持不让母亲回来探视,把她的私人物品全部清空,连张照片都没留下,当时只有4岁的小忻偷偷记下母亲地址,深怕有一天会忘记,长大后曾偷偷寻找过却没下文,没想到时光眨眼即逝,小忻已经35岁,嫁为人妇也有自己的孩子,父亲过世后,她向丈夫提到这件事,先生一句「人生不要留下遗憾」,让她再度踏上寻人之路。
友人看过郑嘉德的新闻报导,推荐小忻碰碰运气,郑嘉德决定接下任务,只能透过小忻极为有限的线索开始找寻蛛丝马迹,曾从户政单位及公部门资料找到3处可能位置,但上门后全扑空,辗转追查到嘉义的某间工厂,在保全指认照片下,终于找到小忻妈妈,但张姓妇人有戒心,一度不愿相见,直到今年初才促成母女相会,2人见面后,小忻质问妈妈为何不找她,两人潸然泪下,把话说开,终于弥补31年的空白与遗憾。
![小忻与生母整整失联31年,总算在郑嘉德协助下,赶在农历春节前相见。警方提供](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5-01/307236F2BB1E306F056285A6A3C30C02/b3545483fcb1db5f558bc45e68c503e9_1280.webp)
回顾寻人过程中让郑嘉德印象最深刻的,就跟自己亲身经历有关,10年前分局派出所来了个80岁失智阿嬷,员警找上他帮忙,他一见到阿嬷当场呆住,没过多久就联络到家属接回,原来阿嬷之前在市场摆摊卖碗粿,郑嘉德念小学时常去吃早餐,阿嬷都会偷加半颗肉粽或味噌汤给他,他一直记在心里,没想到30年后竟是这样重逢,他送给阿嬷绣有名字地址的平安符,感谢当年照顾,也有动力继续寻人之路。
![郑嘉德2016年时当选全国好人好事「八德奖」,是南市首位获此荣誉的「波丽士」。](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5-01/307236F2BB1E306F056285A6A3C30C02/ce084ef8e658842f6cf54139ac4219a3_1280.webp)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