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现行法规,最低生活费的调整频率,视各县市情况,平均1至3年调整1次;无法赶上物价指数变迁,难以提供中低收入户家庭最及时的帮助。此外,目前法规未明定最低生活费调整幅度,导致有县市政府并非依循可支配所得中位数变更比例调整最低生活费。

民进党立委刘世芳、李昆泽、刘櫂豪、何欣纯与吴玉琴今天在立法院召开「及时检讨贫穷线,社会补助即刻救援」记者会。

刘世芳指出,物价涨幅使中低收入户的生活负担更重,现行法规却无法及时将物价涨幅反映在各项补助上。但政府应正视物价带来的影响,在后疫情、万物齐涨的时代,接住贫困家庭。而为让社会安全网及时因应社会情势改变,增加对贫困族群保障,消弥物价影响,她也协同其他委员提出社会救助法第4条修正草案。

该草案中明定,最低生活费之数额,需依照可支配所得中位数百分之六十的变动比例定之。这将使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高雄市等县市政府须调增最低生活费标准,粗估可能影响人数达至少25万人次;并将检讨最低生活费的标准下修至百分之三,以加速各县市最低生活费的调整频率,使其几乎每年调整,估计将影响全台近60万中低收入户、低收入户族群。

李昆泽说,物价波动对于弱势民众影响剧烈,现行法规虽然会参考平均可支配所得调整最低生活费,但是调整的速度难以跟上物价波动,导致实质贫困的弱势民众进不到社会救助体系,希望透过这次修法能够改变这种现况,让贫穷线的调整符合现况,进而即时的协助有需要的民众。

民进党立委提出《社会救助法》第4条修正草案。刘世芳办公室提供
民进党立委提出《社会救助法》第4条修正草案。刘世芳办公室提供

何欣纯强调,社会救助是社会安全体系最后一道防线,但实务上却有不少家庭无法被政府打造的社会救助网接住。例如《社会救助法》中申请者的父母要纳入人口计算范围内,但结婚子女多数未与父母同一户籍,却因父母家中仍有财产导致无法通过申请、得不到援助,亦产生更多高风险家庭;社会救助门槛标准虽不宜过度放宽,但常常局限于过于僵化的法规限制,让需要帮助的民众反而无法接受政府的援助。她呼吁政府必须于时俱进调整方向,让有需要的民众得到适当协助,才不会造成社会安全体系的缺漏。

吴玉琴表示,《社会救助法》还有户籍制度以及家户人口认定问题。许多无家者漂泊不定,在在户籍制度箝制下,难获稳定的国家资源支持,建议与户籍制度脱钩,在现行操作上,则先对于实际居住的认列予以更宽松的认定。她呼吁各县市尽快修定人口审查要点,让法院免除扶养义务的裁判可溯及既往,并在认定程序中,参考《老人福利法》第41条以专家讨论会议形式,建立通则与团体共识,避免个别社工承担过大的审核福利资格责任。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吴怡农挺兵役延长 曾晒「特战部队」服役帅照:我渴望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