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中风照护者工作与收入受影响,身心负担大
中风后肢体痉挛成失能主因,健保有条件给付肉毒杆菌素,助改善痉挛张力
「单手超人」中风复健不间断,积极治疗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中风是导致国人失能的主因,对家庭照护与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台湾脑中风病友协会今(7日)公布最新「脑中风患者与照护者生活大调查」结果,发现仅有37%患者中风后可自行进食、25%能自行洗澡、更衣,生活大小事都需依赖家属或照护者的协助;同时,6成照护者工作与收入受影响。病友钟先生六年前中风后,生活只能倚赖右手,自嘲是「单手超人」,幸亏经过不放弃的复健及治疗,左手终于可以辅助右手。每年台湾至少新增三万名中风患者,台湾脑中风病友协会携手台湾脑中风学会及国健署,倡导中风后持续复健、找回生活自理能力。
中风后肢体痉挛导致生活失能,是国人失能主因
根据台湾中风登录资料,患者在中风后一个月内的失能比例达61.2%、三个月是55.58%、半年仍高达51.72%。台湾脑中风学会连立明理事长表示,为了减少中风带来的沉重负担,学会多年来持续针对中风的预防以及中风后的复健进行卫教,帮助民众「远离中风,减少失能」。
台大医院神经部蔡欣熹医师表示,约4成患者会在中风后半年出现肢体痉挛,是导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脑细胞坏死时,运动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失衡,进而导致肢体张力变强、肌肉紧绷和关节活动度受限,也影响患者复健的意愿及成效,照护者也往往要更费力。
「脑中风患者与照护者生活大调查」发现,6成中风照护者心理压力大
「脑中风患者与照护者生活大调查」透过网路问卷,调查124名中风患者、与221名中风照护者发现,中风后常出现的肢体痉挛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仅有37%患者可以独立进食、25%能独立洗澡及更衣、仅17%可以独立搭大众运输或开车、也仅有28%可以独立行走3到5公尺的距离,多数患者中风后的食衣住行皆需依赖家属或照护者的协助。
台湾脑中风病友协会周中兴理事长表示,「一人中风,全家发疯」,这次调查也发现,超过6成照护者需要调整工作方式,如远距工作或轮班,甚至无法继续原本的工作,造成收入减少;另有近5成照护者坦言产生心理疾病或压力,且因为照护家人影响人生规划。除了照护的时间成本以外,中风照护的医疗花费也为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4成中风家庭平均每个月花费1-3万元在聘雇看护、购买辅具、尿布、保健食品上,逾3成家庭每个月花费超过4万元。
「单手超人」中风后勤复健,战胜低谷重拾人生
2018年1月,钟先生在上班时,被同事告知有嘴巴歪斜、走路靠左偏等症状,送医后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且左半边身体失去知觉。初期无法自己翻身、上下床、饮食或如厕,除了聘雇24小时看护外,上了年纪的父母、干妈、妹妹也需轮流照顾他,那时他的妹妹一周至少需请假三天,工作跟照护的压力犹如蜡烛两头烧。也因此,钟先生立志要早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在一周6天的密集复健训练下,经过3个月的努力,钟先生出院时能自己拄著四角拐走路、独立搭公车回诊复健,虽然原先的工作回不去,他也努力投履历应征,在2019年成功重返职场。
但是,左手因肢体痉挛,就算以右手用力扳也无法伸直,生活上无法派上用场,钟先生自嘲是「单手超人」,因为无法伸直的左手就像「装饰」,五年多来只能单手过日子。幸好在接受肉毒杆菌素治疗,并搭配规律复健下,现在左手已经能拿起水杯,甚至辅助右手工作。热心的钟先生时常在社群上分享经验鼓励中风病友,也呼吁病友要调适心态,持续且积极地复健。
健保条件给付肉毒杆菌素治疗,有助改善中风后肢体痉挛症状
虽然中风后尽早且持续复健对功能复原有很大的帮助,但此次调查发现不到4成患者持续复健半年以上。蔡欣熹医师表示,持续的规律复健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若停止复健,患部挛缩可能更严重,甚至永久失去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关节挛缩,影响日常生活功能,导致简单的清洁、饮食、穿脱衣服等都变得困难。
完整的复健计划应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并行,非药物治疗是指利用支架、辅具、电敷等常规性的复健运动;药物治疗是口服肌肉松弛剂等抗痉挛药物,但若剂量过低恐效果不足,而增加剂量后可能会嗜睡;手术治疗如脊髓神经背根切除术,对全身痉挛治疗效果较好,中风后的单侧痉挛较不适用此种治疗方式。近年新兴的肉毒杆菌素治疗,为台湾神经学学会、台湾复健医学会与台湾脑中风学会之「脑中风后痉挛治疗指引」建议优先选择的治疗方式,不过此次调查也发现,仅有2成的患者使用。
蔡欣熹医师表示,肉毒杆菌素治疗,是透过抑制神经讯息传递物质乙烯胆碱的释放,来抑制肌肉活动和收缩。医师会先评估患者各部位张力及关节活动度,客制化订定需治疗的肌肉与剂量,透过每3-4个月一次的局部注射,对张力过大的上下肢肌肉达到放松效果及避免挛缩,且没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待肌肉张力减缓后,患者再搭配积极复健训练,可以先设定目标,锁定自己在意的一、两个动作,慢慢有进步,病人也会有成就感。
肉毒杆菌素治疗目前健保有条件给付,符合中风发生后经复健、辅具或药物治疗上肢至少6个月以上、下肢至少3个月以上痉挛,影响其日常活动如饮食、卫生、穿衣等的患者即可申请给付,治疗约3周就有肌肉松弛效果;若中风后初期肌肉张力太大,也可考虑自费使用。蔡欣熹医师表示,注射肉毒杆菌素除了帮助患者减缓疼痛、改善痉挛和增加行动能力之外,也能让肢体外观较恢复正常,提升对身体形象满意度,有助于伸展痉挛的肌肉并减轻家属的照护负担。
中风后肢体痉挛复健不间断,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蔡欣熹医师呼吁,中风后6个月至1年内是治疗的关键期,此时的运动能力恢复最快,建议中风半年内可实行高强度的密集复健,待亚急性期结束后,将复健重点回归职场适应或生活自理上,以免过度依赖照护者或家属。患者若有肢体痉挛症状可向神经科、复健科咨询,降低失能风险,减轻照护者负担并重拾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