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李小姐BMI高达46.6(124kg;163cm)透过药物减重成功减重20公斤,但一停药就面临复胖,甚至复胖到114公斤。因上班总是容易昏昏沉沉,健康也面临了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的问题,心想40岁了总不能再这样下去,让她下定决心与医师讨论减重手术,目前施作无痕胃拉提(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ESG)满三年,也从原本的114公斤减重至65公斤(BMI 24.4),这样的改变让她重拾自信,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也脱离了代谢症候群。

台湾人肥胖过半 当心罹癌风险增加 医指出减重治疗有这些

根据国民健康署最新统计,台湾成人过重与肥胖率已高达50.8%,其中男性为57.1%,女性为43.3%。肥胖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显著增加多种健康风险。研究显示,每增加五单位BMI,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40%,退化性关节炎的风险增加35%,而癌症如食道腺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与胆囊癌的风险亦分别增加1.24倍至1.59倍不等。台安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兼消化医疗中心郑以勤主任表示,肥胖已不仅仅是一种外型问题,更是攸关全身健康的重大议题。

郑以勤主任说明,目前常见减重方式包含饮食、运动、药物或是减重手术。而减重手术是目前用来治疗肥胖及相关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如同其他治疗性手术,减重手术需要符合特定适应症,且经过专业医师的评估后才能执行。减重手术大致可分成由内科执行的胃镜手术与由外科执行的腹腔镜手术。胃镜手术的作法包括胃内水球术、无痕胃拉提(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ESG)等;腹腔镜手术包括袖状胃切除术、Y型胃绕道手术、SASI手术(单吻合回肠双通道胃绕道)等。

网路温度计最新调查: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减重不成功

为深入了解民众对于减重手术的认知程度,由网路温度计发起的「减重手术认认知」调查显示,近半数(47.9%)受访者认为自己减重不成功,其中,手术减重成功率54.5%最高、药物减重成功比例仅34.1%。此外调查发现,减重失败者过半(55.9%)困扰于卫教资讯大同小异,郑以勤主任近一步分享,减重治疗因人而异,建议透过与医病共享决策,量身订制合适自身的减重计划。

不过根据调查,也发现民众对于减重手术存在了三大迷思,包含:(1)认为减重手术等于切胃、(2)认为BMI无论多少都可进行减重手术、(3)认为减重手术后不会再胖回来。再进一步观察,减重手术安全性疑虑(40.9%)与害怕切胃、改变原本肠道结构(36.6%)为阻碍减重手术意愿两大主因,不过调查也发现,若能透过减重手术改善身体健康、减少代谢疾病(56.9%)与安全性高(52.0%)、恢复期短(41.3%),将会提升接受治疗之意愿,郑以勤主任也进一步分享,根据临床文献,减重幅度达10%有机会减少共病风险。

胃镜减重无痕胃拉提 有效控制血压及血脂效果显著

嘉义基督教医院胃肠肝胆科暨减重中心周莒光主任分享近年来,内视镜减重手术技术快速发展,其中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简称「无痕胃拉提」、「胃镜缝胃」、「ESG」)成为患者的新选择。此术式采用胃镜结合微创内视镜技术,以缝合缩小胃部容量70%达到减重效果,具有恢复期短、手术风险低、无体表伤等优势。适合以下族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复胖者、轻度肥胖合并代谢疾病者(BMI 27以上),以及希望避免或不适合外科手术的中重度肥胖患者。

根据临床证实,患者术后十年的总体重可平均减轻15%至20%。更在研究中发现,无痕胃拉提对于肥胖引起之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压、胃食道逆流与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良好的缓解治疗效果,且术后风险低于1%,充分展现此术式的安全性和长期效果。其中,欧洲内镜外科协会(EAES)、美国代谢和减重手术学(ASMBS)与国际肥胖和代谢疾病外科联合会(IFSO)皆在治疗指引中纳入无痕胃拉提(内视镜袖状胃成形术,ESG)。

周莒光主任也以一名透过无痕胃拉提减重的35岁个案为例,属病态性肥胖的谢先生从未正视过自身体重问题,直到三年前因肥导致蜂窝性组织炎,才让他下定决心透过手术有效减重,不过因顾虑外科减重手术的不可逆与胃食道逆流等副作用,后续与医师讨论后决定施作副作用较少的无痕胃拉提。术后遵循医师的照护建议,从原先的135kg(BMI 42.1),到现在的92kg(BMI 28.7),目前也还持续减重中。谢先生也分享术后气色变好很多,也可以从事他热爱的羽球活动了。

先前网路上有网友讨论,关于无痕胃拉提术后是否线松脱而导致复胖?郑以勤主任说明无痕胃拉提透过缝线系统使浆膜层愈合达到胃容积缩小,虽有少数患者术后会可能遇到缝线松脱,但只要搭配术后饮食、运动的调整,在临床上都有不错的减重效果。另外,也有民众担心术后增加罹癌机率,主任也说明根据临床与文献,并无数据说明术式会提升罹癌机率,但在术前须进行胃镜、超音波等检查,避免疾病未能于早期发现。

合适的减重目标 由医病共享决策(SDM)决定

郑以勤主任说明每个人所适合的减重方案与目标不尽相同,建议个案与医师共同讨论出最适切的减重方式,透过讨论让双方更了解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并做出最适合的治疗决定。最后,周莒光主任也提醒,肥胖的治疗需要多方面配合,不单只是依靠医师的手术或是药物来维持,患者也必须在治疗期间配合营养师及运动治疗师给予的饮食、运动计划,养成习惯,才能维持不易复胖的健康生活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