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午后雷阵雨落下之前,夏日的台北盆地总是闷热,此时如果想找个能散散步、拍拍照、人又少的清幽去处,我会推荐「嘉禾新村」,它的位置就在宝藏岩和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之间,从捷运绿线台电大楼站走来,只需10分钟即可到达,但看看造访这儿的人数,与邻近的台大公馆商圈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嘉禾新村邻近台大、公馆,但游客不多。田欣云摄
嘉禾新村邻近台大、公馆,但游客不多。田欣云摄

嘉禾新村的前身是联勤通信修理厂,于西元1956年后正式改制为眷村,一方面沿用原有的日治时期建筑空间,另将旧厂房重新隔间成眷舍,依军阶高低分配土地,任眷户划地自建,属于「公地自建」型态的眷村类型。

现做为游客中心使用的「嘉禾故事馆」,前身为「张载宇将军故居」。田欣云摄
现做为游客中心使用的「嘉禾故事馆」,前身为「张载宇将军故居」。田欣云摄
嘉禾故事馆内还原眷村生活场景。田欣云摄
嘉禾故事馆内还原眷村生活场景。田欣云摄

可惜的是,由于产权复杂,嘉禾新村在启动保存计划前,许多承载居民记忆的建物已被拆除,如小圆环、大石头、赛跑径、过三关等,皆不复存在;至于保存下来的4栋历史建筑之中,嘉禾故事馆(游客中心)前身为「张载宇将军故居」,创生工作站前身则是「双拼式国防部高阶军官眷舍(刘将军、陈将军故居)」,这些将军宅第拥有前庭后院、空间宽敞,与大众心目中狭小的眷舍风格大不相同。

嘉禾新村在启动保存计划前,许多承载居民记忆的建物已被拆除,图为嘉禾新村的故事地图。田欣云摄
嘉禾新村在启动保存计划前,许多承载居民记忆的建物已被拆除,图为嘉禾新村的故事地图。田欣云摄

相较之下,村里的「拾光屋」较接近一般人对眷村老屋的印象,由原屋主自力建造的两层楼房,登临可俯瞰嘉禾全貌;与之相连的「防空洞」也是栋历史建筑,最初用来存放联勤通信修理厂机具,厚厚的墙壁达40公分,可供紧急状况下避难之用,里头现正展出在嘉禾新村生活的老照片。

最初用来存放联勤通信修理厂机具的「防空洞」,是新村内4栋栋历史建筑之一。田欣云摄
最初用来存放联勤通信修理厂机具的「防空洞」,是新村内4栋栋历史建筑之一。田欣云摄
防空洞内现正展出在嘉禾新村生活的老照片。田欣云摄
防空洞内现正展出在嘉禾新村生活的老照片。田欣云摄

值得一提的是,拾光屋外醒目的大红门及绿植墙,曾出现在五月天〈人生海海〉MV中,被乐迷暱称为「五月天墙」;屋子前方的巷弄周边,最多曾住过10位高阶将级军官,可谓「星」光熠熠,「将军巷」之名也因此不胫而走。

拾光屋外醒目的大红门及绿植墙,曾出现在五月天〈人生海海〉MV中。田欣云摄
拾光屋外醒目的大红门及绿植墙,曾出现在五月天〈人生海海〉MV中。田欣云摄
由「拾光屋」原屋主自力建造的两层楼房,登临可俯瞰嘉禾全貌。田欣云摄
由「拾光屋」原屋主自力建造的两层楼房,登临可俯瞰嘉禾全貌。田欣云摄
将军巷周边,最多曾住过10位高阶将级军官。田欣云摄
将军巷周边,最多曾住过10位高阶将级军官。田欣云摄

因产权与颁发使用核可等问题,近年来嘉禾新村虽对外开放,但营运相对低调,未来,新村内的建物将持续被活化利用,比如日式聚场预计在6月中举办展览,讲述台湾日式建筑从最初至今在使用功能上的转变。期盼未来有餐饮相关品牌进驻,让游客花更多时间驻足停留,在城市秘境享受片刻悠闲。

日式聚场预计在6月中举办展览,讲述台湾日式建筑从最初至今在使用功能上的转变。田欣云摄
日式聚场预计在6月中举办展览,讲述台湾日式建筑从最初至今在使用功能上的转变。田欣云摄

嘉禾新村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永春街131巷1号
时间:周四至周日11:00~18:00(除夕至初三休园)
网址:https://homevillage.taipei/


☆作者更多作品请看老田闹著玩脸书粉丝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吃一口就爱上台湾豆花!法国高中生大赞:这个直接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