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可表示,让孩子在家自学要充分沟通,「疫情缘故让我看到孩子原本的样貌,3个人缺点在哪都看得很清楚,以前把小孩送到学校,回家功课即完成,自学期间一切都是线上,作业都要自己来看的时候,才知我的孩子竟然可以特别到这个程度」。

书橱外的白板就是教学工具。郑孟晃摄
书橱外的白板就是教学工具。郑孟晃摄

徐小可说,3个小孩各自有不同特色,老大逻辑很好,但记忆力非常差,妹妹背的科目非常强,课文可以背起来八成,英文也棒,但是数学就搞不清楚,弟弟则不可以太限制他,当你放他出去,他会给你很多意料不到的收获,画画很有天分,也有不同思考模式。她夸3个孩子真的与众不同,「同时我也自责原来我孩子在别人手中这么难带,因为老师让他们雏型定得很好,学习上我也很不了解他们」,她用心教导自己孩子后才知道老师们的辛劳。

在家学习真的需要很大毅力。郑孟晃摄
在家学习真的需要很大毅力。郑孟晃摄

徐小可认为,这一代的孩子们在某些路途上很辛苦,「两年期间,至少两次没办法到学校去,让我对于陪伴他们学习常常有生气时候,但整个过程还是蛮开心的,今年4月我就和他们讨论想试试看申请自学,身边遇到自学家庭们,例如刘畊宏跟王婉霏夫妻,他们跟我分享很多说看到孩子学习的冲击与如何建立自信心。」

徐小可也感谢老公阿Ben的支持,毕竟让孩子在家自学是很容易爆血管的事,「我们家有念5年级、3年级、1年级3个孩子,自学还是有学校与班级座号,一开学就把教课书带回来,首先我自己要吸收,隔天再喂养给小朋友,这件事每一天晚上都要做,有时小孩会想要赖皮,和弟弟可以用画的,和哥哥可以讨论,我只申请1年,明年他们还想要自学,这种教学法在自律跟规划上花最多功夫,如果没有规律就松散了,目前觉得孩子们都蛮自动的,未来不知道哪个年级回到学校,我只希望不要被人家觉得你们孩子很弱、没有进度,自己要盯紧自己」。

小可也感谢3个孩子们,这3个月里配合课程调整步伐,「大儿子白开水有棒球跟篮球队,愿意走路去上课,回到家还可以继续学习,很自律,懂得分配时间,我现在不会骂他怎么不上进。妹妹学跳舞,也会跟我一起上钢管课,弟弟则可跟爸爸出去,爸爸会带弟弟出去骑车走走,1年级还是希望他多去外面探索,触摸自己兴趣,才不会觉得学习很累,不用死背去订定标准」。孩子在家也可以学习包水饺,亲子一起做饭感觉很好。

阿Ben则说,有朋友想揪他通告结束或是打完球后聚餐,「但我舍弃掉很多这种邀约,把时间留在家里陪小孩一起成长,就算只当司机都好,小可要上通告工作时,我能做的就是陪伴跟接送,接送时就是我们只属于我们两人的时间,可以谈谈小恋爱,聊彼此的事情」。

小可说虽然半夜需要备课,但不会过于逼迫自己,让自己不要太累,「谢谢当年老师教我的东西,我还没有还给他,一个课文就要花两小时的时间上课,3个孩子还要因材施教,真的很累。所以尽量生活化一点,教小朋友地质的内容,可以特别开车去野柳实地勘查,这样很好」,等于除了课文外,也让孩子们在实做当中学习。

小可笑说,「有人说我们疯了,忙著教小孩会坐吃山空,但是调整一下,让孩子在家中这个学习空间中完成课业,也能懂得自律,一切都还在磨练中,有时内心不免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我却享受在其中,不要把这件事变成压力源头。也跟很多父母亲交流,孩子更需要的是聆听,现在社会太少管道可以好好地说,尤其是安心地说出来」。

夫妻俩也认为家是安全的地方,可以让孩子们好好说出他在学校发生甚么事情,对成长过程是很大的帮助,例如培养说这个事情,会让孩子们花个30分钟分享学校的事情,也可以了解他们的状况,「比如妹妹数学不会,她就哭了,她觉得跟老师讲她不会很丢脸、会被骂,但我告诉她不会很平常,就是不会才要学。现在妹妹跟我聊天都会大声说我不会,很愿意面对,不会觉得丢脸是很开心的事,让他们健康面对学习生涯」。

小可也提到,虽然阿Ben不是授课的角色,但他会看著孩子上课,记录上课过程,这些都要传给教育部跟云端,老师也会到家里访查,我能力有限,很多学术科目还是丢出去去外面学,最难的是父母心态,「我不会评分,只会针对不会的地方讨论」。

小可也很开心这次期中考考卷,教给孩子们的,他们都完成了,哥哥喜欢化学、生物、科学、自然,她就特别找老师来上,过程很棒,「我旁听两次,我都觉得他们可以自律上课,我还印4、50种变形虫,教孩子自己剪,因应环境退化跟演变,排出19个世纪的变形虫。也学到聆听跟团队合作,再自己找,我们没有作业,但是过程我们都好努力去知道答案是什么」。因为疫情让一家人从上学转换成自学,彼此感情更深也更紧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张艾嘉母亲传跌倒急飞回港 出席金马颁奖典礼生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