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半导体及重点科技研究学院今举办半导体科技产业大师讲座,国巨创办人暨董事长陈泰铭受邀主讲,以「国巨转型的历程及并购策略」为题,与现场满座的中山大学半导体学院师生分享数十年的产业经验,畅谈国巨从本土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领导者的故事。

中山大学半导体学院首任院长黄义佑表示,国巨创办人陈泰铭是全球知名的企业家,过去30多年来,透过区域性及国际性并购的管理整合,让国巨的事业版图扩张到全球24个国家,企业旗下超过4万5千名员工,年度营业额高达45亿美元,成为全球电子零组件业界的领导厂商。

国巨甫于今年年初完成整并奇力新公司,上个月更连续宣布现金并购德国贺利氏集团高阶温度感测器事业部,以及法国施耐德电机高阶工业感测器事业部,象征著国巨未来将成为全球罕见横跨电阻、电容、电感及感测器的旗舰级电子零组件大厂。

陈泰铭在演说时谈到国巨的创立,公司历经草创期、扩展期、转型期等 3 个阶段。国巨在草创期时,还像是一间新创公司,当时被动元件供应商是由欧美日厂主导,因此当时不断思考如何在产业中做出差别性,于是国巨开发出即时出货系统,迅速在台湾的晶片电阻市场拿下市占率超过7成的好成绩,也成为单一产品的领导厂商。

陈泰铭说,就算成为单一产品的领导厂商后,他仍时时思考这样的方式可以生存多久?如何从出货数量上的领导业者,成为获利品质上更优质的全球领导厂商,因而发展出一个经营策略上的轴线。

约在西元2000年时,国巨集团的并购「九宫格」概念成形,之后20年期间,国巨集团加强「九宫格」的内涵与品质,集团成长策略采自身成长及全球区域并购同步并行,积极扩展全球事业版图。

2018年12月并购美国普思 (Pulse)及 2020 年 6 月并购美国基美(KEMET),是国巨转型期的开始,由于这两家公司有九成的比重来自高阶市场,使得国巨在高阶利基型的产品比重攀升至75%,就此跳脱景气循环产业。

陈泰铭指出,国巨过去营收以各类消费性产品为主,较易受景气波动影响,但加上基美、普思之后,公司的产品组合已转变为主要涵盖车用产品、工业规格、5G应用、医疗,航太国防等高阶利基型领域,公司营运相对较不受景气的影响。

国巨上个月连续宣布将以现金并购德国贺利氏集团高阶温度感测器事业部,以及法国施耐德电机高阶工业感测器事业部,持续落实国巨聚焦高阶利基型领域的营运策略,并进一步巩固在感测器市场地位,未来国巨公司将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性的产品组合,非仅限于传统的被动元件,而是包括更广泛应用的电子零组件,这将是国巨成为全球利基型零组件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重要里程碑。

国巨的企业经营策略是「根留台湾、全球布局」,也就是「以台湾为中心、布局全世界」。数十年来国巨持续深耕电子零组件产业、扩大营运规模及优化产品组合,近年来完成多项国际性并购,除了加速公司全球化的完整布局,国巨已转型成为一家具有高度设计能力、广度布局利基型应用市场的全方位零组件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拥有全球性产品、技术、销售通路与人才等竞争优势及领先地位。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