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ETF市场盛况空前,元大台湾价值高息(00940)甚至因为进单爆量,罕见出现证券业者主动宣布暂停受理申购作业状况。专家分析,ETF抢购反映台湾闲置资金过多现象。


推荐新闻:委任律师都看不下去 批福原爱「行为不当、态度要改」


主计总处2月底最新预测,大幅上修今年超额储蓄规模至新台币3.84兆元,高于去年11月的预测值3.7兆元,且较112年的3.31兆元增加不少,超额储蓄率则升至15.46%,为近3年高点。

依照国民所得定义,国民储蓄毛额可简单理解为国内生产毛额(GDP)减掉消费;而国民储蓄毛额扣掉国内投资毛额的差额,便是当年度的「超额储蓄」,可反映资金闲置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储蓄约等于GDP减消费,这里的「储蓄」一词容易使民众混淆,认为存在银行的钱才算是储蓄,其实国人若没有把资金拿去消费,而是进行金融投资,如近期全民疯买ETF,同样会被计入「储蓄」。

观察台湾超额储蓄变化,2014年首度冲破2兆元大关,而后持续上攀,2020年爆发COVID-19疫情后,全球处在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资金淹大水,当年超额储蓄突破3兆元关卡,2021年更直飙3.69兆元。

2022、2023年,台湾超额储蓄规模略有收敛,维持在3.3兆元水位,今年却又大幅跳升,直冲3.84兆元的历史新高。

投信业者分析,台湾储蓄率向来相当高,超额储蓄金额超过3兆元,过去许多民间资金都去投资境外基金,或是放在定存、投资型保单等,现在愈来愈多民众开始认识ETF,把ETF当做重要投资工具,资金挪移过来。换言之,台湾超额储蓄规模庞大,是近期ETF热潮的重要因素。

主计总处官员解释,从国民所得会计恒等式观点,「经常帐顺差(商品及服务输出-商品及服务输入)」与「超额储蓄」是一体两面,今年超额储蓄规模扩大,主因是制造业库存去化告一段落,出口渐渐回温,但厂商投资动能不如预期,进口回升的速度比较慢所致。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认同此观点,他表示,厂商投资目的是扩充产能,现在全球需求还没真正回暖,厂商基于务实考量,会倾向再观望一段时间,直到确定未来展望乐观,才会开始启动投资。

但吴大任也提醒,企业保守投资有其现实考量,但国人不敢消费,反而积极投入金融投资,隐含更深层的社会议题。

吴大任指出,台湾社会福利保障不如欧美国家,又面临少子化、高龄化,加上近几年年金改革、劳保破产危机,均让国人深感老年生活保障不足,有意识地减少消费,转为积极投资理财,希望能够累积财富作为未来退休金,这或许也是这场ETF全民运动带给政府的省思。

主计总处官员则说,超额储蓄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字,虽然外界惯以闲置资金解读,但这些钱不是真的「闲置」,通常会流向国内股市、房市或是国外金融市场等投资管道;至于是否造成市场过热,主管机关都有密切观察。(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南连续地震 气象署:未来3天有规模4.5以上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