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电脑公会(TCA)5月16日举行COMPUTEX展前系列活动「 AI PC产业前景座谈会」,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所长洪春晖表示,AI经历了3波演进,终于水到渠成,2024年将是AI PC元年,自智慧型手机诞生以来,PC变得好像不重要,但随著AI时代到来,这情况可能发生改变,有机会赋予PC新的生命。资策会预估,全球AI PC渗透率今年约为15.7%,之后一路成长,从2025年33%,2026年48.4%,2027年全球AI PC渗透率将成长至65.9%。

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黄馨指出,AI PC最关键要素是具备NPU,即可在本地端执行生成式AI服务。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则是神经网路处理单元,虽然PC没有NPU也可以运行生成式AI,但NPU的优势在于,运算省电、节省电池寿命,同时分担CPU工作负载。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长洪春晖。台北市电脑公会提供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长洪春晖。台北市电脑公会提供

以作业系统来看,苹果仍未定义,微软则是提出AI PC定义:要能支援旗下Copilot AI功能的电脑机种,算力至少40 TOPS以上,如果离线使用Copilot的机种,算力要45 TOPS以上,记忆体容量也至少有16GB,储存容量至少256GB,电池续航力也有一定要求。

处理器架构则是分成X86、Arm两大阵营。X86架构部分,英特尔先前宣布,下一代Lunar Lake系列处理器将提前至第三季出货,该处理器NPU算力达45 TOPS,并采用LPDDR5X与CPU整合成系统单晶片(SoC),竞争对手AMD下一代处理器代号「Strix Point」,预计第四季出货,算力超过50 TOPS,皆符合微软所定义的AI PC规格。

英特尔「Meteor Lake」Core Ultra行动PC处理器,在系统单晶片内整合了一颗可用于推论加速的AI引擎NPU,来提高生成式AI的表现,同时也是英特尔首款整合NPU的产品。AMD 于2023年推出的Ryzen 7040系列处理器,是第一次在X86架构处理器加入NPU AI 引擎硬体单元,AMD也提出AMD Ryzen AI 引擎技术,基于全新设计的XDNA 架构,让客户可以脱离网路和云端限制,在本地端运作AI服务。

Arm架构部分,苹果最新的M系列晶片M4,算力达38TOPS,而高通的Snapdragon X Elite处理器则是达到45 TOPS,符合微软标准。

Microsoft Build开发者大会今年以「AI 如何塑造未来?」为主题,展示Microsoft Copilot、Copilot stack 和 Copilot+ PC。微软提供
Microsoft Build开发者大会今年以「AI 如何塑造未来?」为主题,展示Microsoft Copilot、Copilot stack 和 Copilot+ PC。微软提供

微软5月Build开发者大会推出「Copilot+PC」AI PC新架构,多家PC品牌商包括HP、Dell,以及台湾PC双雄华硕(Asus)以及宏碁(Acer),清一色搭载高通Snapdragon X Elite处理器(采用台积电4奈米制程)及AI引擎,其中华硕Vivobook S 15,综效算力达到75 TOPS,宏碁Swift 14 AI笔电的NPU算力达45 TOPS。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微软发表会,也证实了PC产业典范转移,正逐步从Wintel(Windows+Intel)转向WoA(Windows on Arm),看到微软采用了以Arm架构设计的高通处理器,打破过往以英特尔、AMD两大X86架构主导的局面;与此同时,外资研究报告也指出,联发科和辉达合作开发新一代WoA PC。若能在表现上取得一定成果,让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推升WoA PC市占率,将有机会挑战X86架构的PC市场。

热门新闻:谁狂扫货辉达AI晶片? 分析师估这家科技巨头花费逾百亿美元

由左至右依序为: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所长洪春晖、光宝科技总经理邱森彬、Google Chrome 研发总经理马大康、高通副总裁暨台湾、东南亚与纽澳区总裁刘思泰、华硕共同执行长胡书宾、台北市电脑公会理事长彭双浪、数位发展部数位产业署署长吕正华、Intel 副总裁暨台湾分公司总经理汪佳慧、广达资深副总暨云达总经理杨麒令、宏碁智医董事长连加恩医师、耐能智慧创办人暨执行长刘峻诚。TCA提供
由左至右依序为: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所长洪春晖、光宝科技总经理邱森彬、Google Chrome 研发总经理马大康、高通副总裁暨台湾、东南亚与纽澳区总裁刘思泰、华硕共同执行长胡书宾、台北市电脑公会理事长彭双浪、数位发展部数位产业署署长吕正华、Intel 副总裁暨台湾分公司总经理汪佳慧、广达资深副总暨云达总经理杨麒令、宏碁智医董事长连加恩医师、耐能智慧创办人暨执行长刘峻诚。TCA提供

微软身为AI领域最积极布局的科技巨头之一,不但花了大把钞票扫购辉达GPU,打造AI基础建设,花费数十亿美元投资的OpenAI也推出各种AI服务应用,微软Windows 11 也加入AI 功能,甚至是微软的copilot,但是回到最根本的问题:消费者现在的应用场景,是否真的需要AI?

华硕共同执行长胡书宾曾在AI PC产业前景座谈会表示,PC产业从早期不断发展成长,但在智慧型手机、平板问世后,PC就进入高原期,在疫情期间受惠于远端需求,带动PC恢复成长。不过,在疫情解封后又回到低迷情况,胡书宾认为,这次AI浪潮爆发,有望再次带动PC产业成长。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也表示,2024年就是AI PC元年,2022年ChatGPT问世后,相关的AI应用开始弥漫在周遭,AI PC也对40年历史的PC产业老干新芽,带来机会与挑战。

洪春晖则是认为,AI PC短期未必有庞大的换机需求,但是有规格提升需求,除了传统的硬体设备,在晶片的效能、平台的应用、模型、应用,到最后的本地端,这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跨领域协作,而这个过程不只是软体厂商,云端厂商、平台厂商都需要协力合作。

洪春晖表示,无论是作业系统、处理器厂商都在积极布局,下半年有机会看到AI PC、AI手机新品发表,预期2025年PC品牌大厂将推出软硬整合更为完备的AI PC。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东元电机双主题参展 推食品业「全温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