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表示,近年中国大陆各项工业产品产能过剩,美财政部长叶伦今年4月访中时也多次指出中国超额产能已扰乱全球市场,各国产业皆受严重冲击;去年以来中国大陆钢材(含半成品)生产过剩、大量低价倾销,严重冲击全球钢市,亚洲钢铁产业尤其是台湾更是深受其害,为有效遏止中国大陆以直接或规避方式低价进口损害国内产业,中钢已完成资料整理与事证搜集,将进入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程序,以维护国内整体产业健全发展。

全球通膨持续降温,欧洲与加拿大率先启动降息,有助带动投资与终端消费需求,经济动能持续升温,IMF上调今年全球GDP成长预估至3.2%。台湾受惠于AI人工智慧、高效能运算蓬勃发展,相关需求出口动能强劲。央行最新公布今年台湾GDP成长率由3.2%上修至3.77%,有望创近三年新高。

热门新闻:石化业景气陷「前所未有低迷」 台塑林健男:将与辉达合作研发生成式AI

钢铁需求方面,根据worldsteel统计,全球钢铁需求自2021年18.45亿吨达高峰后,受到战争、高通膨、高利率、高库存与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历经两年的需求衰退至2023年17.63亿吨的相对低点,2024年与2025年将分别成长1.7%与1.2%回到18.15亿吨,两年增加5,200万吨。展望2024下半年在全球货币宽松与经济刺激政策加持之下,用钢产业终端需求可望缓和回升,回到既有的成长轨道。

钢铁供给方面,worldsteel统计今年一月至四月份累计全球粗钢产量约为6.24亿吨,同比减少0.9%,呈现趋紧态势。中国国务院于五月底再次要求落实粗钢产能置换,针对部分高耗能钢厂严格要求退场,2024年持续实施粗钢管控,供给面可望紧缩,有助供需平衡发展。

 

 

中钢指出,原物料方面,因中国大陆第三季淡季及粗钢调控政策影响,铁矿砂于每公吨100美元至110美元区间整理,受大型煤矿商第三季维修计划与印度大选后需求释出,煤矿向上挺进至每公吨250元至260美元,加上近期地缘政治风险攀升,带动海运运价上涨,成本面获得支撑。

钢铁行情方面,美国钢铁行情震荡筑底,欧盟钢铁防卫措施再延长两年至2026年6月底,并对热轧全球配额外加单一国家每季约14万公吨的上限,欧洲钢厂预期进口钢材减少因而酝酿提价,ArcelorMittal六月初宣布调涨长材产品每公吨30欧元(约33美元),宝钢、鞍本7月份平板类以平盘开出,韩国浦项6月份制管用热轧出厂价每公吨调涨7至22美元,有利提振市场信心。另外,越南政府将启动对中国及印度的热轧反倾销调查,亚洲钢铁行情回升可期。

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面临第三季需求淡季与全球贸易情势变化,包含美国对中国大陆提高301关税、欧洲钢铁防卫案新制与两岸ECFA调整,为确保下游接单动能,中钢续采「顺势、合宜、稳健」一贯订价原则,今年7月份月盘产品,顺应国内流通行情趋稳态势,以平盘开出,持续搭配多元配套方案,协助客户因应低价进口钢品的冲击。

第三季的季盘产品,中钢考量各产业现况与需求强度,以平高盘为基调,钢板(SM570系列)、钢板(其他板)每公吨调涨500元,汽车料每公吨调涨800元,其余则以平盘开出不调整。中钢表示希望稳定客户购料成本,协助用户争取订单。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远东新与全球AI科技两强合作 徐旭东:绿色产品营收预计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