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出生时,英国君王是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King Edward VIII),只因他「不爱江山爱美人」,让位她父亲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伊莉莎白突然成为头号王位继承人。乔治六世1952年驾崩时,她以26岁芳龄登基,娇小身躯承担带领国民面对英国地位下降的重负。
伊丽莎白的高祖母维多利亚女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位时,正值日不落帝国盛世,女王在位70年,却见证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大英帝国势力 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崩溃,马来西亚、缅甸、奈及利亚、肯亚等殖民地先后独立,香港主权1997年移交中国,欧洲事务主导权也落入德国和法国核心、英国脱欧,新冠疫情重创。英女王虽仍是15国和的大英国协元首,但徒具名义。
英国在这些年经济也经历更迭,昔日工业革命先锋一度沦为「欧洲病夫」,近10多年才以金融、文化和创意工业站稳阵脚走出生路。有评论认为,是女王带来的稳定感,令英国人较易接受这些变化。
《每日电讯报》一名评论员就说,女王自登基就誓言压下所有「自私冲动」,毕生奉献给国家,前几年虽年事已高,仍平均一年出席400个官式活动的高纪录,民众这些年对她可能一度由敬畏转为怀疑,「但女王仍相信任我们,或者仍相信她对我们的职责,她因此触发我们最深刻的爱国感情」。英国民众会认为天下政客都腐败,但认为她不会,就算曾有看法以为她冷漠,现在也认为其实是她「感情不做假」。
除了稳住国家,伊丽莎白二世任内更见证了英国王室民望的高潮与低潮,由昔日高不可攀,变得今日的亲民,关键却系于生前跟女王关系欠佳的儿媳黛安娜(Princess Diana)。
黛安娜生前爱走入民众,给向来予人高高在上感觉的王室,带来新气象;黛妃1997年巴黎车祸身亡,女王坚持留在苏格兰,被外界质疑冷血,这也是英国君主制度最受质疑的时刻。女王后来听从时任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劝吁,回伦敦公开致哀,才化解危机;加上黛妃两个儿子威廉和哈利秉承亡母亲民风格,英国王室的声望才逐步回升。
女王在位期间也实行一些王室改革,如1992年开始交税,之后开放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等官邸给民众参观,2012年更在伦敦奥运开幕礼放下身段,粉墨登场与007客串短片,甚至「跳伞」进场,与民同乐赢得赞赏。同年她登基60周年,民调显示她是英国人历来最喜爱的君主,千船巡航展示民众对她真心爱戴,废帝制声音前所未有地低。《周日泰晤士报》当时社论说:「我们是伊丽莎白年代的人,虽然多数人从未当面见过她本人,却很难想像没有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