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闻核酸色变」的气氛下,北京市政府7日晚间配合优化防疫新10条宣布,餐饮店堂食(内用)仍需48小时核酸检验报告,便引起市民强烈抱怨,认为上班都不用查验核酸证明了,去外面吃饭、喝咖啡却还要冒著被感染的风险做核酸,太没道理。

核酸检测能在中国大行其道,除了投入大量人力及资源,凭借的是全球罕见的10人混1管「十混一」检测法,将10个人的采样融合在同一根试管,以取得10倍的检测速度。若发现异常,再针对这10个人进行1人1管的「 单管」检测,找出真正的感染者。但这种检测方式,却被中国民众戏称为「株连九卒(9人)」的「连坐法」。

然而,北京市11月下半月染疫人数快速上升,「十混一」试管异常的数量大幅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民众被「株连」,不但检测结果直到第2天都无法明朗,还将接到社区居委会通知「不得外出」,等待防疫人员上门做「单管」核酸复测。复测前并先自行快筛,并将结果回报居委会。

受「株连」人数大增影响,加上中国防疫政策松绑,越来越多的场合不再查验核酸,且市内核酸检测站已裁撤约1/3,导致越来越多的北京人转变态度,视做核酸为畏途。进入12月,北京市不少居委会干部甚至在微信群组中公开表示,「核酸能不做就不做了吧」,理由是「减少感染风险」及「混管异常机率」。

就记者观察及北京市民反映,在全市核酸检测站先裁撤后恢复、数量约剩全盛时期约2/3,以及搭乘大众运输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报告的情况下,本周以来的排队检测人潮有减少之势。而仍排队检测的民众则表示,还是要进商店或市场买菜、买日用品,或是上班进公司,都还要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只好硬著头皮做核酸。

相形之下,原本人潮稀少的医院附设核酸检测站,由于多半采取1人1管的「单管」检测,被北京民众认为是相对「放心」的检测方式,且已取消收费,导致近日来排队人数逆势激增。但因为检测前要先透过机器排队取号批价,再排队接受检测,等于要排两次队,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中国官方昨天发布优化防疫新10条后,各地也陆续发布自己的配合措施。其中,北京市要求进入餐饮店堂食仍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除引起不少北京民众抱怨,餐饮业者也感到无奈。有业者表示,由于中国防疫开始松绑,不少民众担心被感染不敢外出,若再要求民众冒著感染风险做核酸,生意一样好不了。(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JN.1成中国「优势流行株」 春节人潮跨区域流动、疫情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