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境目前正经历第1波感染高峰,民众对官方宣布8日起取消入境集中隔离,存在一定程度的忧心。

科技日报报导,病毒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表示,入境政策调整后,国外的各种毒株可能会进来。而COVID-19病毒客观存在,其试探性的变异也持续存在。

童贻刚分析,一旦病毒一次变异逃避了大部分人体内的免疫屏障,且更容易结合ACE2受体,就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引发感染高峰。

他表示,XBB.1.5毒株进入中国后,会与现存的BF.7或BA.5.2有一段时间的抗衡过程。但在美国有传染优势的XBB.1.5在中国会不会产生同样结果,现在无法确定。

这项报导指出,不少中国专家表示,中国仍会出现第2波感染高峰,但感染的人群和地域范围将会缩小。

童贻刚指出,COVID-19病毒的变异会引发一波波感染高峰。但其影响的人群范围、地域范围将有不断缩小的趋势。因为,即使病毒变化再大,先前注射疫苗或感染而激发的抗体也会有交叉保护的作用。

他认为,目前中国国内很多人既注射了疫苗,又经历了感染,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混合免疫」。只不过,不同个体保护效果存在差异。

报导指出,中国知名防疫专家张文宏先前曾在一场学术会议上,引用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疫情数据指出,COVID-19病毒的变异引发过多轮疫情,但各地的疫情数据表明,当地第1波感染的比例越高,第2波的感染比例将越低。(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JN.1成中国「优势流行株」 春节人潮跨区域流动、疫情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