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健委上月26日宣布,今年1月8日起,COVID-19降级为「乙类乙管」,不再对人员检疫管理措施。多地政府近期相继发布春节返乡倡议,强调返乡人员不再需要报备。

尽管如此,不少大陆网友在网路社群抱怨,当地社区仍要求返乡人员报备。

据陆媒南方都市报报导,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某社区居民6日反映,其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在业主群组发了一张「外地返乡人员情况登记(报备)表」的图片,要求该社区外来返乡人员前往门岗或物业管理处进行报备。

报备表显示,返乡人员被依要求填写姓名、身分证号、联系电话、返乡时间、出发及返回地、健康状况(是否感染过COVID-19)。有业主询问报备要求来源,物业回称「接社区命令」。

民众拎著行李返乡。路透社
民众拎著行李返乡。路透社

据报导,该社区工作人员称,报备要求是由政府下达,社区接到指令后让物业在群里发布讯息。收集讯息目的仅为统计返乡人员数量,了解人员流动情况,报备后不会对其采取任何措施。若担心讯息泄露,身分证号码可以不填。至于拒绝报备是否会有其他后果,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有居民直言:「从表中可以看出,这是屯溪区政府指令加的码,目的是变相限制外出打工人员的返乡过年流动。」

报导指出,该社区居民的遭遇并非个案。随著春节临近和防疫政策的调整,各地有关落地报备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率先取消了报备,但也有部分地区仍在坚持。

一名刚回到山东老家的网友称,在回家后不久就接到了社区要求报备的电话,同样需要提供身分证号、手机号、健康状况等讯息。在他拒绝前往后,社区并未坚持要求。

民众前往车站返乡。路透社
民众前往车站返乡。路透社

河南省沁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3日发布「倡议书,」其中提出「我们热忱欢迎每位在外亲人回乡过节,在外的您计划返乡前,请提前向所在村街(社区)报备。」

去年12月22日,安徽黟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文称,返乡人员通过电话至少提前3天向所在村组(社区)报备,做好健康监测。

对此,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明确指出,如果社区此举是当地政府授意,在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相关政府部门无权强制要求返乡人员报备并提供上述个资。

他说,「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讯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当存在「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形时,不需取得个人同意。但现在很难根据这一规定要求居民必须提供上述个资,「政府部门如果有这样的强制性要求就涉嫌行政违法」。

报导引述对外经贸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表示,面对这种情况,居民可以自愿向社区报备,也可以拒绝这一要求。如果社区强制要求居民提供上述个资,居民可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举报。(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JN.1成中国「优势流行株」 春节人潮跨区域流动、疫情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