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3年来,中国2022年才被深度卷入严格的防疫政策中。

自媒体「城市数据团」根据公开讯息整理计算,将每一个被封控过的地区按照封控的天数加总,去掉其中被封时间不足5天的人口,从2022年3月初到11月底,「中国共有10亿人曾经历过封控,他们平均被封控了27天」。

而同样口径的被封控人口数字,在2021年同期仅有2700万人,是2022年的1/40。

在封控之下,官方提出各种口号:非必要不来沪、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出国,甚至还有些社区呼吁居民非必要不团购…等。

在中国的问答网站「知乎」上,去年出现网友提问:「『非必要』的界定标准是什么?」一名工作必须经常出差的网友质疑:「政府的『非必要』是否是我的『必要』;我的『必要』是否是舆论大众的『非必要』」。

去年3月,上海在进入封城之前,各个社区已展开小范围的封控。许多人开始囤菜、储备生活用品,一名女子在卖场高喊「我要买咖啡啊」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当时,有些人觉得这显示上海人果然很矫情;随著后来长达2个月的居家隔离,网友们开始承认那名女子其实喊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时间一长,所有的「非必要」都成了必要。只过非必要的生活,不只人少了尊严,整个社会的经济都会出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公益组织、艺文团体、出版社、书店等行业。

于是,到了去年5月底,单向街书店出品的自媒体「单读」发表了一篇「保卫非必要」,列出需要大家帮助的文化机构或项目,譬如协助打工女性的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就提出了月捐计划。

这篇文章回响很大,以至于半个月后,「单读」继续发文列出更多需要支持的团体,并提醒大家「不要失去后才懂得『非必要』的可贵」。

上海在2022年6月1日正式解封。当天,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在网上撰文「静默两个月之后,上海的非必要生活终于回来了」。

这篇文章其中提到:「我们来到上海并非仅仅是为了讨一口饭吃,更是因为这里的各种非必要生活,而这些非必要生活构成了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区别。」

他引用了一名网友的话说:「正是为了那些『非必要』,人们才努力工作,『非必要』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啊!」

随著中国在去年12月急转弯全面放开防疫,在抢药、等待被感染等混乱中,各种「非必要」已渐渐消失。对很多人来说,今年春节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回老家,不必管什么「非必要不返乡」了。(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JN.1成中国「优势流行株」 春节人潮跨区域流动、疫情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