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开课」公众号21日宣布,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用户目前可以在刷脸设备上进行刷掌操作。需要现在设备绑定个人微信帐号,录入手掌纹样绑定帐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

综合《中国基金报》、《北京日报》报导,相比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无论是安全或精准度上都更高一些。相对于指纹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掌纹读取的则是掌心血管纹路,能够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复制伪造。

微信并称,其刷掌支付已经实现了对不同环境光线的适应,也能够应对年轻年长不同的掌纹生理差异,面对不同用户不同的伸手习惯也可以快速识别。

腾讯公司副总裁、微信支付负责人张颖此前表示,用户可将会员卡、校园卡、交通卡、门票电子码等与手掌绑定,即可刷掌验证会员身分、便捷消费、过闸通行。目前正在逐步邀请商家联合打造刷掌应用场景。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刷掌乘车发布会21日在北京举行,宣布大兴机场线「刷掌」乘车服务正式上线。乘客注册开通刷掌乘车服务后,即可在该条地铁刷掌过闸乘车。

报导称,刷掌过闸不需接触,卫生且安全。乘客即便遇到忘带实体卡、手机没电等特殊情况,也能乘坐地铁。

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刷掌过闸乘车从多个角度优化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乘客伸手即可进出站,对老人更友好、对各类身体不便者更加无障碍。

微信此前率先于2022年10月上线「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式,在深圳市商家推广应用。

除了微信,消息指「支付宝」也在研发「掌纹支付」功能,并申请多项掌纹识别装置的相关专利。

掌纹辨识的优点是不易遗忘、随身携带、不易伪造,号称更安全、更方便,但能否说服中国消费者尝试?

《北京商报》记者指,在大兴机场线的车站观察40分钟,没碰到几个乘客试用掌纹辨识,有的行色匆匆,不想花时间在机器上验证,仅有少数乘客为了尝鲜而来。

多名中国网友指出,不想隐私曝光是个问题,「连刷脸都不感兴趣,更别说刷掌了。」「又要把人体生物信息交出去了。」「你们要的也太多了。」「下一步该不会是滴血进站吧。」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去年曾做一份民调,有20.2%受访者表示不愿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交易获身分识别,民众仍觉得保护个人隐私比便利更重要。(综合外电、中央社报导)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老实人家产被夺「杀土豪一家5人」 中国警方呼吁民众不要保护凶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