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16日报导,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政府陆续从产品、技术、人才、资本等多方面试图封堵中国获取西方最先进技术的能力。

上周拜登颁布行政命令,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的半导体与微电子、量子讯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并要求美国投资者向美国财政部通报受限管制范围的投资。

但投资界人士认为,拜登的这项行政命令不如此前预料的严格,对中国不会有致命的影响。华尔街知名投资专家艾夫斯(Daniel Ives)说,在他看来,拜登的行政命令是「叫得凶,不咬人」。

另有专家警告,若美国联邦政府执行不力,这些制度只会形同虚设。且中国可能将趁美国商务部出口管制方面把关不严之际,寻找继续获取先进技术的可乘之机。

中国技术威胁(China Tech Threat)网站共同创办人雷顿(Roslyn Layton)说,相关行政命令的字里行间,有许多钻漏洞之处。

雷顿指出,必须要看出行政命令本身以外的问题,是不是会有变通的方法?很多公司都会说,只要拿到豁免就没关系了,但这样永远不会实现要达到的效果。「而且你无法想像到,被美国被封杀的中国公司,还可以聘用一位前美国官员担任律师。」

以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今年3月披露的数据为例,美国商务部下属负责出口管制的工业暨安全局(BIS)去年第一季发放了192个许可证,导致230亿美元(约新台币6900亿元)的美国商品和技术流入列在其黑名单上的中国公司。

《纽约时报》今年7月曾报导,作为行使出口管制重任重点机构,BIS规模小的可怜,2022年的财政预算只有1.4亿美元,350名职员和官员负责监管著世界各地价值数兆美元的交易。

此外,中国公司可以聘用熟悉美国法律程序的律师,对华盛顿的管制提出挑战。例如,中国监视技术公司海康威视是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FCC)黑名单受制裁对象之一,但这家公司在美国聘用了华盛顿知名律师中畑(John Nakahata)为顾问,他先前曾担任FCC主席的办公室主任。

此外,德国可能是美国盟友阵线中的薄弱环节。德国经济研究所全球与地区市场研究单位主管马蒂斯(Juergen Matthes)指出,中国企业正寻求可以获得使用德国技术的法律许可,以取得敏感技术的研究,例如半导体行业研究,相关知识也可应用于军事领域。(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考量安全与泄密!美高官直言中国学生念人文就好 工程科学让印度学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