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卖新闻报导,在人类和许多动物中,雌性的寿命往往比雄性长,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即便寿命较短的老鼠,实际寿命也有数年,进行相关实验需要较长时间,使得研究变得困难。

于是大阪大学的石谷太教授研究团队,选择寿命仅数月的非洲淡水鱼,作为实验动物。他们透过操作基因使这些鱼天生无法产生生殖细胞,结果发现,雄性的寿命平均延长了13%,而雌性的寿命则缩短了7%,寿命差异几乎消失。

详细研究发现,无法生成精子的雄性鱼,在肝脏中产生了更多与钙和磷代谢密切相关的活性型维生素D,从而保持了肌肉再生能力和骨骼质量。

而无法生成卵子的雌性鱼,其体内的女性荷尔蒙减少,血液中促进凝血的蛋白质增加,这使得血管阻塞的风险增高。

另一方面,对具有生殖细胞的鱼在适量投与活性型维生素D后,雄性的寿命平均延长了21%,雌性延长了7%。

在人类中,超过100岁的长寿者,有时也会在与维生素D相关的基因中出现特征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