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肥胖研究学会理事长刘灿宏指出,台湾肥胖排名靠前,若以BMI大于30为肥胖标准,台湾有8.2%的人属肥胖人口,是东亚与东南亚国家第4高的地区,以国健署规定的BMI高于24为过重、27为过胖,台湾更有半数人过重或肥胖。

刘灿宏强调,很多人减重是一时兴起,可能运动做很多,但没有饮食控制、心理建设、药物控制,缺乏全面规划下很容易失败,且运动对于减重的效果其实相当有限,能减3%已经非常厉害,饮食控制若完全落实,约可减10%,但研究显示9个月内复胖比例高达50%,「减重不只是一个人的事,应该要寻求『专业团队』的协助」。

力安妥诊所院长蔡诗力进一步指出,每个人基于家庭背景与生活经验,对于肥胖、饮食的想法不同,有些人可能认为「有点肉」才是健康、能吃才是好的,但肥胖会引发三高、脑中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且每增加5单位的BMI,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就会增加40%,因此体重控制相当重要。

蔡诗力说,专业的减重团队应包括护理团队、营养团队等,且进行咨询时,要让减重者具有明确的动机,比如有许多减重的民众是看到「朋友的朋友」因为肥胖衍伸出的疾病而倒下,因此产生减重的念头,「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在减重过程中非常重要。

敦仁诊所院长萧敦仁也强调,饮食控制是减重成功的主要关键,运动虽是辅助,但也非常重要,两者要放在对的时间,一开始就到健身房,没减重成功不说,不小心还会「练过头」,减重计划需要个人化的安排,但现在仅有不到40%的民众愿意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然而,世界肥胖联盟指出,世代发展下,民众更喜爱精致饮食,也更容易摄取过多热量,增加肥胖比例。蔡诗力说,很多民众缺乏专业建议的情况下,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辛苦的减重、一度成功,却又因为复胖而宣告失败的过程,并产生极大的挫折感,正确的减重观念与规划才是体重控制的关键,民众可多寻求减重门诊的帮助,对体重控制抱持开放的态度。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不漏接! ►壹苹新闻网 粉丝团壹苹娱乐 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