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学分发入学缺额共1万4493人创下新高,录取率也高达98.94%,全国仅11所大专院校院足额录取;文化、淡江、义守等老牌私校缺额都破千。

不过学杂费为私立大专校院重要财源之一,如今老牌私校缺额大增也如临大敌,财务缺口只能另寻方法补足。

以文化大学来说,该校每学期学费+学杂费约4万5735-5万3390元,每生平均每学期要缴给学校4.9万,今年分发入学缺额2378人,计算下来每学期就少了约1.16亿经费。

淡江大学今年分发入学缺额一样破千,但校方指出,目前财务十分健全,缺额也不会对校务推动产生任何影响,解方则是加强学杂费以外的收入。

今年有许多老牌私校也出现缺额。翁玉信摄
今年有许多老牌私校也出现缺额。翁玉信摄
排前十大缺额私立大学表
排前十大缺额私立大学表

私校学费为公校的2倍 再涨难竞争

111学年度共有3所私大调涨学杂费,分别为中原大学、实践大学调幅1.25%,世新大学调幅0.75%;教育部则说,111学年度尚未有大专校院申请学杂费调涨。

私校工会理事长尤荣辉表示,即使教育部容许私校涨学费但大家还是不敢,「再涨怎么竞争?」

尤荣辉指出,私校学费为公校的2倍,涨学费应先涨公校、发给私校奖助金,唯有公司校竞争力平衡才能生存。

私立教育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大校长唐彦博也说,学杂费收入对学校确实影响很大,国立大学名声较好、学费较低,无论是境外生或国内学生都会先选择。

大学缺额增多,境外生、国内学生恐会想先选国立大学。赵世平摄
大学缺额增多,境外生、国内学生恐会想先选国立大学。赵世平摄

校长:中后段私校奖助款比例应提高

但唐彦博也说,现在注册率影响奖补助款,或许前面私校有好的财源,但中后段学校恐就没这么顺利。

唐彦博表示,随著注册率计算标准修改,学校实际招到的学生人数未反应到现实面,注册率应要把学校所有招进来学生都算进去。

另唐彦博也举例,城市与偏乡教育资源不同,但老师去偏乡上课也有补助,呼吁勿再拉大前段与中后段私校奖补助的距离,否则只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唐彦博指出,现在最快的方式就是教育部改变给予奖补助款的方式,尤其针对中后段学校奖助款的比例应提高,有多少学生多少就给多少,呼吁「不要只再只看注册率」。

唐彦博也建议,若学校奖补助款被扣,应也要给予改善机会,有改善还是应进一步补贴,「现在是因少子化影响,而非学校要为非作歹。」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毛小孩热潮!高中生最爱的大学科系出炉 兽医系全数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