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基表示,根据台湾癌症安宁缓和医学会研究显示,高达92%的癌症患者面临著「癌因性疲惫」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8年就已将「癌因性疲惫症」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但在台湾往往被认为是病程中的正常现象,而忽略其严重性。

打击癌疲惫3要素是营养、运动、药物,癌症患者除了对抗疾病,体力更是关键。资料照片
打击癌疲惫3要素是营养、运动、药物,癌症患者除了对抗疾病,体力更是关键。资料照片

屏基培元营养门诊主治医师范思善指出,癌症患者会因疲惫而减少活动,渐渐没有力气进行日常事务,连进食、咀嚼的体力都没有,严重时更会影响营养摄取及治疗等情况,这种与癌症及癌症治疗相关的疲惫感,通常无法透过睡眠、休息恢复,且在癌症治疗结束后都有可能持续发生,若不妥善处理,将增加癌症治疗的困难及影响预后。

屏基表示,根据台湾癌症基金会调查指出,有近3成患者因疲惫影响到进食,发生营养不良,更有超过1/3的癌症患者因此治疗中断。

范思善表示,营养与癌因性疲惫的成因与影响环环相扣,癌症患者在病程中因营养摄取不足出现肌肉流失、体力不足便容易导致癌因性疲惫;而又因疲惫感影响正常进食,导致营养不良、体力不足,这样的恶性循环常导致患者减低对治疗的耐受程度,严重恐让治疗中断。

范思善表示,打击癌疲惫3要素是营养、运动、药物,癌症患者除了对抗疾病,体力更是关键,一旦出现无法透过休息改善的疲惫感,就应与主治医师反应,除了可以透过营养摄取补充,平时也能透过规律运动来改善,严重程度者也能评估是否要以药物介入。

范思善说,正确的营养介入对于改善癌因性疲惫有相当的帮助,癌症患者要减少糖类摄取,尽量以低糖为原则,而高蛋白饮食则是治疗期间一定要维持的,尤其治疗结束后,更要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取,像是鱼油,鱼油中的EPA是属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能帮助对抗发炎反应,还能减缓癌因性疲惫。

屏基表示,培元综合营养门诊半年多来已诊治约100位因为化疗或放疗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与癌因性疲惫者,其中超过6成均可在治疗4周后,出现体重回升与倦怠感消失,这种针剂式的营养补充,较传统健康食品更为快速安全,更重要是绕过已经受伤的肠胃道,故能完全吸收。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不漏接!!!

壹苹即时报报 粉丝团

壹苹娱乐 粉丝团

壹苹时尚 粉丝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高雄抹屎客出没!汽机车手把被涂赛 环保局揭「屎罪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