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附设医院粉丝页,近来就分享最新卫教新知,提醒近一个月来辅大医院儿童急诊、儿科病房常是满床状态,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病例数量更是急速上升,儿童急诊医师也苦笑形容现在的看诊量就像是过年时期一样忙碌。辅大医院儿童急诊主任王圣儒说,后疫情时代里的RSV症状变得更为严重,常是高烧、烧得久且会喘得特别厉害。


医师表示,RSV病毒好发于2岁以下的孩童,主要症状为发烧、咳嗽、呼吸喘、呕吐,虽看似小感冒,但对婴幼儿来说其实暗藏危机。辅大医院儿科简佑轩医师说,RSV所造成的痰跟鼻涕通常较多,一般新生儿跟年纪小的儿童因为咳痰、擤鼻涕的能力不足,所以症状对婴幼儿来说会较严重,且恢复时间需要1至2周。另外RSV也可能造成细支气管发炎跟婴幼儿喘鸣,让病童症状更严重。


王圣儒医师说,RSV最危险的族群是早产儿,尤其是32周以下的早产儿,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朋友会特别危险,严重时甚至需要住进加护病房,插管或使用呼吸器。另外,根据统计数据指出,2岁以前得过RSV的小朋友,日后变成气喘的机会是其他没有得过RSV病毒小朋友的10倍。

医师提醒罹患后,幼儿再得气喘机率将倍增。引自辅大医院
医师提醒罹患后,幼儿再得气喘机率将倍增。引自辅大医院

除了2岁以下的新生儿,3到5岁的小朋友也需要特别注意。王圣儒医师说,在这波观察里,3到5岁的小朋友常会有合并细菌感染的风险,包含合并肺炎霉浆菌感染或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等等,这种二合一、三合一引起的症状也复杂的多,可能会有腹痛、腹泻、身上出疹子,或合并中耳炎、鼻窦炎等状况。


王圣儒医师指出,新冠疫情期间因个人卫生、防护做得完善,且维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过去两年免疫系统因没有接触外来的细菌、病毒,沉寂了两年,免疫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呈现「免疫负债」。然而,在逐步解封的过程中,可能因民众社交活动需求提高、口罩没戴好、社交距离没有保持等因素,让之前的细菌、病毒在回来之后,变得比疫情之前接触时更严重一点。


RSV主要透过飞沫传染,因此在RSV流行季节防护措施还是不能马虎,包含戴好口罩、勤洗手、减少进出公共场所,减少与婴幼儿的亲密接触等。简佑轩医师说,大人因为小时候得过RSV,所以症状轻微可能像小感冒,因此有感冒症状的大人,在接触婴幼儿时要做好清消、防护措施;若是孩子烧超过2天,且常常咳到吐、吃不好、活动力下降,还是建议就医做详细检查。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