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远脸书全文:

理科太太开了一门「理科太太的咨商笔记」课程,主要的上课内容是:「我不是咨商心理师不能帮你咨商,但我在咨商室的另一头和自己搏斗了 100 多个小时,我想以学姊的身份,分享我的笔记,陪你走过这一段。」

这段广告词,引起许多人,特别是专业人士的反弹,为什么咨商过100多小时,就可以开设「陪你一段」的「课程」,如果是这样,那么一般人去律师那里咨询100小时,就可以「陪伴」当事人开庭吗?试试看啊!律师法就在那里,包揽诉讼,刑法157条、律师法127条,都可以让这位「陪伴者」入狱服刑。

为什么这么多专业人士反弹,不限心理师,当然不是嫉妒人家很会赚钱,而是因为被google气死。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医师,我上次查google,刚生小孩不能洗头。」、
「律师,为什么google告诉我,杀人不会判死刑?」虽说google是集体智慧的展现,但是它没有专业训练、没有专业证照,而你正在处理的议题是专业问题啊!不然你请google帮你看病、帮你打官司,看AI是不是真的胜过真人实战?

台湾没有心理医师,只有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师与咨商心理师。临床心理师主要处理心理病理的议题,包括心理衡鉴等治疗,咨商心理师处理一般人与人之间的议题与治疗,但两者都不能开药。只有精神科医师才能开药治疗精神科患者。不同的需求,就找不同的专业人士处理。

根据《心理师法》的规定,要成为心理师,必须在「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符合教育部采认规定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咨商心理所、系、组或相关心理研究所主修咨商心理,并经实习至少一年成绩及格,有硕士以上学位」。很简单吗?国内约有20所大学开设相关系所,录取率只有8%上下,考上以后,要修学分、写论文、实习,最后要国家考试,通过以后,才能取得心理师执照。

问题来了,多数人,真的非常多数人,都认为心理师只要陪人聊天就可以收钱,真好赚,我也来陪聊好了。但是,却不知道心理师的所有回应都需要经过训练,透过一个人的言谈,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与思考模式,进一步去找到察觉与改变的方法与可能。理科太太的笔记,问题也就在这里,她进一步加深了一般人的印象,只要买笔记,就可以理解咨商是什么。

理科太太标榜理科,但是所作所为一点都不理科,因为咨商是科学、是专业,不是闲聊,不是靠一百小时,就可以让心理健康出现状况的人,得到专业抚慰与回应。如果认为咨商师只是闲聊,民众如何建立对咨商师的信任?又怎么会愿意在发现困难时,找专业咨商师协助?

这是所有专业人士的困境。当发现问题,一般人喜欢google、喜欢网红,但就不愿意找专业人士处理,然后再以google与网红的结论,去挑战专业人士的诊断结果。理科太太很聪明,开宗明义说,我不是在做咨商业务,我只是把心得分享给大家,当然表面上不会触犯心理师法第42条,反正她的受众会买单,不过就是商业行为而已。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买了这份100小时的咨商笔记,就可以「陪伴度过最难过的时候」,伤害性不高、污辱性极强。

难怪,现在有法律问题找google,有经济困难找钱庄、有病问仙姑。然后,心理师开设诊所,就会被笑,精神病才会去那里,不然就是无病呻吟的人才会去花钱,而最后,心理师的专业,被简化成100个小时的咨商。行行好,这不是火锅要不要加芋头、香菜是不是食物、肉圆要用炸的还是蒸的,这种见仁见智的问题好吗?咨商,针对的都是个案,不是通案。如果有个案买了她的「分享经验」课程,结果发现对自己没用,因而对咨商这种专业没信心,从此不愿意求助。甚至被她的内容触动了某些内心的伤痛,因此而自残,或是有其他严重的后果,她可以负责吗?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很聪明,懂得规避法律,不代表可以规避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倘若不存在于这个人身上,只剩下铜臭味,甚至认为质疑她的人就是酸民,那也无话可说了。

壹苹新闻网版权声明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突破3万瓶的见证!理科太太「额顶加强养发液」新升级,开源节流养发术逆转家族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