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国贸局官网日前公告禁止中国制矽质胃管(经口、鼻)输入,卫福部食药署医疗器材及化粧品组科长傅映先说,相关措施经相关主管单位评估,不会冲击台湾目前的使用状况,国内产能可以因应,且目前国内效期内的许可证共9张,其中4张是国产、1张是韩国厂商的输入许可,4张从中国输入。

据健保署统计,2021年特材健保申报总计68万8923条,其中中国制占全申报量的27%、18万7008条。

2021年特材健保申报总计68万8923条。资料照,赖昀岫摄
2021年特材健保申报总计68万8923条。资料照,赖昀岫摄

对于禁止中制矽质鼻胃管输入是否冲击医疗端使用,阳明交通大学医务管理研究所教授、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说,矽质鼻胃管本就是台湾重要技术之一,不只能够自给自足,且有高达7成用于出口,而卫福部本就鼓励医疗单位多用本土医材与药品,以医学中心级的新光来说,矽质鼻胃管年用量为1400条,全都是国产,因此不会受影响。

卫福部鼓励医疗单位多用本土医材与药品。资料照,赖昀岫摄
卫福部鼓励医疗单位多用本土医材与药品。资料照,赖昀岫摄

针对长照使用,台湾老人福利机构协会荣誉理事长赖添福则说,并非所有住宿机构住民都需要使用到鼻胃管,仅有全瘫、呼吸治疗等才有相关需求,且鼻胃管在外观上相当明显,因此考量患者的身心状况,通常会尽量训练其恢复进食能力并拔管,故长照机构受到影响很有限。

然而,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廖达琪分析,考量两岸敏感的政治环境,相关措施势必被从政治方面解读,而从实质上来看,对中国、台湾的经济影响都相当有限,且仅限于少数族群,所以整体来说是「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的操作。

廖达琪解释,中国与台湾的出口贸易是「我们依赖他们多,他们依赖我们少」,但经历前阵子多项台湾农渔产品被禁的风暴后,台湾这次多少有「你禁我,我也禁你」的味道,但实质效用不明显,毕竟台湾一定是挑不会伤到自身筋骨的产品来优先禁,而对中国来说,台湾也不是主要市场,所以影响相当有限,真的想让中国在经济上有感,「一定是动台积电」,但台湾不可能这样做。

此外,廖达琪表示,回顾前阵子的的食品禁止风暴与程序有关,可能是对岸刻意为难,也可能是我方缺乏顺畅的沟通管道、难以明确了解对岸政策所致,所以比较难处理,但这次的举措则是对中国传达一定的政治讯息,对我方是不是好事,「我持保留态度」,因中国定会从政治角度理解台湾作为,会给予何种回应,还要再观望。

专家认为,台湾这次多少有「你禁我,我也禁你」的味道。资料照,赖昀岫摄
专家认为,台湾这次多少有「你禁我,我也禁你」的味道。资料照,赖昀岫摄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